一、峰会背景与核心议题:新能源全球化步入“深水区”
2025年2月27日,深圳光明国际会议中心,由易海创腾主办的“2025国际新能源产业营销峰会”落下帷幕。这场以“以‘蜕’为进,逆势增长”为主题的峰会,吸引了来自全球近千名新能源行业领袖、企业高管及专家学者。峰会聚焦新能源技术革新、海外市场拓展及光储充产业全球化布局,被视为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的“风向标”。 中国通信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中通服”)的业务总监钱江先生在峰会上分享了《海内外光储充工程项目需求趋势分析》的主题演讲。
图:中通服业务总监钱江在2025国际新能源产业营销峰会上演讲
二、演讲核心观点:央企“国家队”的全球化逻辑
1. 企业实力背书:央企资源+市场化打法
钱江在演讲开篇即亮出企业“底牌”——中通服由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合控股,2024年营收近1600亿人民币,位列《财富》中国500强第98位。这家央企的国际化布局以香港公司为法律支点,南非公司辐射中东非市场,形成了“少人前线+后方支持”的轻量化出海模式。
“我们在海外只保留少量市场和交付人员,大部分技术支持团队留在国内。”钱江直言,“海外人力成本高、签证难,这种模式能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这一策略背后,是中通服过去十年在50多个国家承接项目的经验总结。
2. 全球市场分化:中东非成“新锚点”
钱江援引TrendForce数据指出,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达596GW,但增长引擎已从传统市场转向新兴区域:
- 中东非:新增装机37.5GW,占全球增量市场71.6%,沙特、阿联酋、南非成核心战场;
- 亚太:中国主导但增速放缓至1%,印度、东南亚分布式光伏需求激增;
- 欧美:政策风险高企,美国IRA补贴摇摆、欧洲碳关税壁垒倒逼中企收缩战线。
“中东非市场对中国企业而言,就像鱼身上最肥美的部分。”钱江用“鱼身子理论”比喻,“这里政策友好、距离近,且电力缺口巨大(非洲60%人口无稳定供电),是中国技术落地的最佳试验场。”
图: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
3. 中国模式输出:从EPC到“带资出海”
中通服的案例库揭示了中国企业出海的创新路径:
- 佛山“陌上花开”项目:112MW渔光互补文旅基地,通过优化支架设计节省2700万元成本,将废弃矿区变为零碳景区;
- 四会市整县屋顶光伏:EPC+运维一体化模式,盘活政府存量资产,以“投资换运营权”解决地方财政压力;
- 农民合作模式:在肇庆等地,将农户屋顶违章建筑合法化,光伏板成为“阳光存折”,实现民生与环保双赢。
钱江特别提到商业模式创新:“我们带资帮地方政府发债建项目,再通过10-20年运营权回收投资。这种‘特许经营’模式在财政紧张的新兴市场尤其受欢迎。”
图:中通服的智慧工建管理平台EPC管理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
4. 风险预警:合规与地缘政治“暗礁”
尽管前景广阔,钱江并未回避挑战:“中东非部分国家要求本地化率超40%,欧盟即将实施碳足迹追溯,这些合规成本可能吞噬利润。”此外,美国对中国新能源技术的打压、欧洲“去中国化”倾向也被列为潜在风险。
中通服的应对策略是“三支柱”:依托香港法律团队处理国际合约、建立本地化运维平台、通过轻量化配置控制成本。“在海外,合规比赚钱更重要。”钱江总结道。
三、行业洞察:出海的“红与黑”
1. 中国技术优势与市场红利
钱江指出,中国光伏产业链成熟,储能技术快速迭代,EPC成本控制全球领先。中东非、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电力需求刚性增长,政策扶持力度大。
2. 行业风险与潜在争议
合规门槛:中东非部分国家要求本地化率超40%;
地缘政治:欧盟碳足迹追溯、中美技术摩擦可能增加成本;
市场过热隐忧:大量中企涌入中东非或引发价格竞争。
尽管钱江未直接提及“价格战”风险,但结合国内光伏行业历史(如2012年欧美“双反”制裁),扎堆单一市场可能导致恶性循环。中企需警惕“内卷”出海。
3. 轻量化模式的双刃剑
钱江回应外界对“少人前线”策略的质疑:“我们通过合资公司和本地分包商解决属地化问题。”
中国出海半导体网记者认为,轻量化虽能降低成本,但过度依赖国内团队可能导致本土化不足。例如在沙特,大型项目往往要求本地化团队参与决策,仅靠分包商或难以满足深层合作需求。
四、未来展望:从“产品出海”到“标准出海”
钱江在演讲结尾勾勒出未来图景:
- 技术方向:5G+无人机智能巡检、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如中通服“智慧工建”系统)将成竞争高地;
- 政策呼吁:国家需建立海外投资保险机制,推动与东盟、非盟的光储充标准互认;
- 企业转型:从EPC承包商转向“长期运营商”,通过碳交易、电力销售等模式获取持续收益。
五、结语:在“卷”与“稳”之间寻找平衡
中通服钱江的演讲,展现了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的雄心与谨慎。中东非市场的诱惑与风险,恰似硬币的两面。当中国企业带着成熟的技术和创新的模式“卷”向世界时,如何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答案或许在于:在激进扩张与风险管控之间找到平衡,在输出产品的同时深耕本土化。
全球新能源竞争的下一章,注定不会风平浪静。但正如钱江所言:“吃鱼要吃鱼身子,但别忘了,鱼刺也可能卡住喉咙。”
*注释:2025国际新能源产业营销峰会暨《2025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白皮书》首发会于2025年2月27日(周四)在深圳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峰会由业内深受客户赞誉的海外市场数字营销服务机构——广州易海创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其旗下资源平台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协办,旨在为中国新能源企业提供出海指导、搭建商业对接平台,共同探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前沿趋势与商业机遇。
相关阅读:
创维汽车出海方法论:如何用“轻资产重技术”撕开全球新能源版图?
充电桩“心脏战争”:中国隐形冠军攻破欧美技术壁垒的三大致胜之道
中东非抢71.6%全球增量!中国光储充国家队“轻量化出海”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