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峰会背景与核心议题:新能源全球化步入“深水区” 2025年2月27日,深圳光明国际会议中心,由易海创腾主办的“2025国际新能源产业营销峰会”落下帷幕。这场以“以‘蜕’为进,逆势增长”为主题的峰会,吸引了来自全球近千名新能源行业领袖、企业高管及专家学者。峰会聚焦新能源技术革新、海外市场拓展及光储充产业全球化布局,被视为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的“风向标”。 中国通信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中通服”)的业务总监钱江先生在峰会上分享了《海内外光储充工程项目需求趋势分析》的主题演讲。图:中通服业务总监钱江在2025国际新能源产业营销峰会上演讲二、演讲核心观点:央企“国家队”的全球化逻辑1. 企业实力背书:央企资源+市场化打法 钱江在演讲开篇即亮出企业“底牌”——中通服由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合控股,2024年营收近1600亿人民币,位列《财富》中国500强第98位。这家央企的国际化布局以香港公司为法律支点,南非公司辐射中东非市场,形成了“少人前线+后方支持”的轻量化出海模式。“我们在海外只保留少量市场和交付人员,大部分技术支持团队留在国内。”钱江直言,“海外人力成本高、签证难,这种模式能最...
一、产业困局:同质化竞争与技术短板的双重挑战近年来,全球新能源行业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推动下取得了飞速发展。然而,在这一繁荣景象背后,行业内卷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愈演愈烈,使得许多企业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潭。面对这一困境,新能源企业如何破局?又该如何在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中占据有利地位?在不久前召开的2025国际新能源产业营销峰会*上,盛路物联董事长及无线电协会会长杜光东博士围绕这些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下面中国出海半导体网的小编为您梳理杜博士演讲的核心内容:当前中国新能源产业呈现出"规模领先全球,创新突破不足"的典型特征:据市场预测,光伏EPC按2.8元/W,预计远期降至2.5元/W,储能EPC 0.8元/Wh,预计远期长时储能降至0.6元/Wh。这种价格战的背后,折射出全行业面临的深层危机——技术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的同质化竞争。以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项目为例,其储能系统较国内同类产品溢价两至三倍。这种价格差异不仅源于品牌溢价,更反映出技术维度的代际差距。值得警惕的是,我国新能源产业仍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杜光东博士在会场指出:"我们已具备完整产业链,但尚未建立核心技术生态...
在近日举办的2025国际新能源产业营销峰会*上,领英营销解决方案新业务总经理Celia黄以《领英助力中国光储企业全球化》为主题发表演讲,结合其丰富的跨境营销实战经验,提出了领英赋能中国新能源出海的"三力模型"——精准力、品牌力、洞察力。出海营销历程与领英助力Celia黄与出海企业合作多年,见证了中国企业营销的三个阶段:2000-2008年,中国企业凭借性价比优势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2009-2016年,进入资本国际化阶段;如今,中国企业已迈入能力国际化阶段,更注重"走进去"而非仅仅是"走出去"。在这一阶段,新能源行业90%的中国企业在领英平台拥有企业页面,且大部分频繁使用领英。领英营销团队已与170-180家企业深入合作,得益于平台上的240万新能源行业用户及业务决策者,以及与新能源话题相关的群组,形成了覆盖光伏、储能、逆变器等细分领域的精准社群网络。图:Celia黄发表《领英助力中国光储企业全球化》主题演讲破局三力:精准力构筑全球化基石Celia黄指出,企业在营销过程中面临三大挑战:品牌差异化建立、与海外客户建立产业链深度连接、通过数据了解市场机会。对此,她提出了三个核心维度——...
“中国新能源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希望找到更多合作机会。” 在刚刚落幕的2025国际新能源产业营销峰会上,Voita Trucks与Decade Energy创始人Carl Magnus Norden,在演讲中分享了欧洲电动卡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光储充的巨大机遇,表达了对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高度认可。这位拥有40年欧洲商用车领域经验的行业泰斗,在会上系统地披露了欧洲物流储能市场超亿度电的"待掘金矿"。欧洲电动卡车革命催生1.2亿度储能刚需Carl Magnus Norden指出,当前欧洲650万辆卡车中电动化比例仅2%,但他预测2035年将飙升至95%。"真正的挑战不在车辆制造,而在于能源网络重构"。据其测算,仅物流中心配套储能需求便达1-2亿度电,相当于20个大型核电机组年发电量。"每个物流中心既是耗电大户,更是虚拟电厂的重要节点",通过光储充一体化与智慧能源管理软件,这些枢纽可同时实现车队充电、电网调峰和绿电交易三重价值。"我们与奔驰等行业巨头验证过,单辆卡车600度电的电池容量,而单个物流中心通常需储备25%-50%的电力,以确保电动卡车的充电需求,配合规模化储能系统,足以重构欧洲能源版图...
欧洲市场正经历着能源革命的阵痛,但对中国新能源企业而言,这是难得一遇的战略机遇。"在深圳2025国际新能源产业营销峰会*上,全球脱碳博览会CEO Ross Douglas以其横跨欧亚大陆的产业视角,深入分析了欧洲市场现状,并为中国新能源企业提供了出海建议。欧洲能源转型三重挑战背后的中国机遇Ross Douglas指出,当前欧洲正面临能源、就业及碳中和三大挑战:控制能源成本——欧洲希望降低能源价格,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回流——提升本地就业率,减少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加速碳中和进程——欧洲正大力推进去碳化进程,因全球变暖速度较全球平均快1-2倍,环保政策成为政府和企业的优先事项。尽管2019年欧洲提出了全面向电动化转型的政策,但由于缺乏本土电池制造能力、产业链不完善,部分新能源企业未能成功。特斯拉近期在欧洲的销量大幅下滑,也反映出欧洲市场正在重新评估对美国产品的依赖,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绝佳机会。中国新能源企业迎来历史性机遇在演讲中,Ross Douglas特别强调,欧洲是中国新能源企业最具潜力的出海市场。1. 欧洲拥有 4.5亿高消费力人口,相比中东、非洲、拉美等市场,欧洲经济发达、...
(深圳,2025年2月27日)当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陷入“充电焦虑”时,一场围绕充电桩“心脏”的技术暗战正在改写竞争规则——在2025国际新能源产业营销峰会*的聚光灯下,深圳优优绿能中国区营销总经理卢州通过《高质量全场景多路径充换电解决方案》主题演讲,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企业的破局之道:这家占据全球充电模块市场前三甲的隐形冠军,用三大核心技术战略撕开了欧美企业固守二十年的技术防线。从被星星充电、ABB战略投资的配套厂商,到主导超充标准制定的引领者;从液冷超充技术的追赶者,到用独立风道方案重定义行业技术路线的颠覆者,优优绿能的进阶之路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决定未来能源基础设施命脉的“心脏战争”中,中国军团正在用“技术创新”和“全球化、本土化出海”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图:深圳优优绿能中国区营销总经理卢州在2025国际新能源产业营销峰会演讲一、全球化的三重境界:解码优优绿能的“出海口诀”作为充电模块领域占据全球市场前三甲的企业,优优绿能的出海历程堪称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全球化升级的缩影。卢州将其划分为三个战略阶段:2017-2021年的“产品出海”阶段,通过绑定ABB等国际巨头快速切入欧洲市场;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