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资讯 > 市场调查报告 > 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解读(二)
芯达茂广告F 芯达茂广告F

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解读(二)

根据《2024年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可知,中国车企数字化转型始于“工业4.0“话题的传播与热议。近年来,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数字化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有效赋能供应链,还可以打造安全有韧性的汽车供应链。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兴起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热议,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车企的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中指出,行业侧、用户侧、技术侧这三大核心趋势仍在驱动数字化转型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演进。

行业侧

由于国家政策的补贴与支持,2018年国内新能源车企数量一度超过 480 家,而 2023 年仅剩 40 多家。超90%的高淘汰率显示出我国车企产品竞争力缺失、定位不清晰以及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新势力车企品牌洗牌加速,如小鹏、理想等新势力品牌凭借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商业模式,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些传统车企为了不被市场淘汰,不得不加快数字化转型,学习新势力品牌的成功经验,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运营效率。为乘上新能源爆发增长的东风,传统品牌也纷纷转向新能源和智能化。

图:三大核心趋势驱动车企持续升级数字化转型

图:三大核心趋势驱动车企持续升级数字化转型

市场环境变化驱动

中国汽车市场由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迫使车企进行数字化转型以提升竞争力。2018 年以来,汽车市场面临诸多挑战,如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经济下行周期等因素导致销售受到冲击。在存量市场环境下,车企需要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以应对市场变化。此外,新冠疫情等黑天鹅事件频发,也要求车企建立快速应对机制和柔性化生产体系,而数字化转型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产业链协同驱动

数字化转型有助于车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在数字化平台上,车企可以与供应商、经销商等合作伙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例如,吉利汽车通过低代码平台打通信息壁垒,提升需求交付效率。这种产业链的数字化协同不仅优化了成本,还增强了车企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和产品质量的把控能力。

 技术创新驱动

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汽车行业的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以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为例,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例如,基于大数据的用户调研和分析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此外,物联网技术使车辆能够与周边环境实时交互,提供智能预警等辅助驾驶功能。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汽车的智能化水平,还改善了用户体验,促使车企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相关阅读:

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解读(一)

相关新闻推荐

登录

注册

登录
{{codeText}}
登录
{{codeText}}
提交
关 闭
订阅
对比栏
对比 清空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