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资讯 > 市场调查报告 >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分析(三)
芯达茂广告F 芯达茂广告F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分析(三)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与地区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凭借丰富的融资渠道、专业人才储备和政策扶持,推动产业快速成长,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群。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备案信息》,截至2024年11月,全国已有309款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完成备案。其中,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备案数量占比分别为31.1%、27.2%和11.7%。这些地区通常具备以下优势:

科研资源:发达地区往往拥有顶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能够进行前沿的人工智能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在中国就是科研资源集中的地方。

资金支持:无论是政府的资金扶持还是风险投资的活跃程度,发达地区都能为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以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

人才储备:这些地区的教育体系能够培养出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并吸引海外归国人员,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源池。

产业集群效应:发达地区容易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聚集区,有利于知识共享、合作交流和技术扩散,进一步加速产业发展。

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不仅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而且通过建设公共算力基础设施等方式,促进了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此外,海淀区作为全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地,在大模型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而其他地区如广东、福建等地也在积极布局和发展自己的生成式AI产业,试图缩小与领先地区的差距。

图:《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备案信息》的产品属地与数量分布

图:《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备案信息》的产品属地与数量分布

良好融资环境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插上翅膀

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自问世以来,迅速成为全球投资热点领域,并一直延续至今。以该领域最典型的企业 OpenAI 为例,其在 2022 年底的估值仅为 29 亿美元,而在 2024 年 10 月初的估值已经高达 1570 亿美元,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增长了超过五十倍。以 OpenAI 为代表的相关企业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其根源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良好的市场前景。根据研究机构 IDC 的预测,2027 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将接近 1500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可达 85.7%。我国在 2024 年初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 “人工智能 +” 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此号召下,政府引导基金、民间资本、大型企业纷纷对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大量资金,推动该领域迅速发展。

图:2024年1-9月我国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投融事件数量占比

图:2024年1-9月我国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投融事件数量占比

国有企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发挥着引领作用。2024年2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 “AI赋能产业焕新” 专题推进会,强调中央企业应加快智能产业布局,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实体经济,并加快智能算力中心建设。当前,国有企业正积极推动AI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能服务等领域的应用,以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例如,某大型制造企业大力投资生成式AI技术,通过生产流程模拟与预测,优化参数调整,降低次品率,显著提升生产效能。此外,国有企业的投入不仅起到示范作用,还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为AI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在高速网络和大型数据中心建设方面,国有企业的参与为生成式AI企业提供了高效的数据存储与传输环境。

一个健康的融资生态系统能够加速生成式AI技术的进步,推动其商业化进程,并最终实现技术的社会价值转化。在中国,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投资者愿意参与到生成式AI这一前景广阔的领域中来,为其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关阅读: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分析(一)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分析(二)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分析(三)



相关新闻推荐

登录

注册

登录
{{codeText}}
登录
{{codeText}}
提交
关 闭
订阅
对比栏
对比 清空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