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提到技术方面因素也会推动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在产业链层面,汽车品牌也影响着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
近几年得益于新能源技术的突破以及中国汽车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认可的的大幅提升,我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出现明显变化。据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7%,占总汽车销量的量的47.2%,接近半壁江山。2025年,其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57%。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年度发展报告指出,2023年吉利、奇瑞、长城等自主品牌排名上升而大众、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排名下滑,同期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的企业仅有特斯拉1家外资。这表明我国本土汽车品牌在市场中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根据报告,不同的品牌车主保养习惯也有差异。根据F6大数据研究院调研来看,从客单价来看豪华品牌基础保养客单价更高,保时捷、路虎和奔驰以800元左右的客单价位列前三甲,而从保养习惯看,沃尔沃、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车主更偏好提前保养。
新能源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新车渗透率及保有量的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8677.2亿元人民币,并且近四年的复合增速高达71.89%。
图:中国新能源汽车维护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元)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售后服务内容的差异
报告指出,相比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新增了充电桩的安装、远程升级、补能服务等业务,在维保方面,新能源汽车常见故障与传统汽车常见故障也不太相同,新能源汽车少了发动机系统维修,但新增了三电维修。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单车维保价值相比传统汽车出现大幅下降。2024年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单车年均维保费用为1877元,而传统燃油汽车的单车年均维保费用约为2635元。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平均维保费用比传统燃油车低约746元。报告指出造成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平均单车维保费用差距的原因主要是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车,其动力系统相对简单,没有内燃机、变速器等复杂机械部件,减少了需要定期更换或维护的部件数量。此外,电动车使用电动驱动系统,通常具有更少的活动部件,因此磨损较少,维修需求也相应减少。许多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强调通过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预防性维护,这可以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了更昂贵的修复工作。
图: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单车维保价值对比(单位:元)
智能化趋势
近年来,车企不断推出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如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车道保持辅助等,并向L3甚至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迈进。通过优化算法、采用性价比更高的传感器组合(如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以及与供应商合作来降低成本,使智能驾驶技术更加普及。
在智能座舱方面,用户体验不断增强,市场上大多车企致力于打造更具互动性和个性化的座舱体验,比如多屏交互、语音助手、手势控制等,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
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也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功能通过软件实现或更新,OTA(空中下载技术)成为标配,使得车辆可以在不改变硬件的情况下获得新功能或性能提升。
互联网巨头和科技公司纷纷加入到智能座舱的竞争中,推动了车载娱乐、导航、智能家居互联等功能的发展,实现生态整合。
车企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但它也推动了汽车行业向着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和服务导向的方向发展。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可以享受到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然而,车企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找到平衡点,避免过度竞争导致资源浪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