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以确保自身的竞争优势。尤其是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全方位体制机制创新来推动先进制造、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和新一代通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这些努力不仅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未来产业新赛道研究报告》涵盖了未来产业新赛道发展的背景、国内外布局等信息,下面中国出海半导体网的小编就来对《未来产业新赛道研究报告》关键信息进行梳理。
一、未来产业发展的背景
美国作为技术创新的领头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如颁布《芯片和科学法案》、《生物技术与生物制造宏大目标》,并首次提出设立未来产业研究院。此外,美国还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31个区域科技中心,并联合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十国共同推进“符合共同原则的6G网络研发与标准化”。这些举措无疑将巩固美国在前沿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
中国也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变的任务。为此,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新兴技术的投资力度,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多个未来产业先导区。例如,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专注于空天信息方向的研发;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则聚焦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发布了超过30份相关政策文件,旨在加快未来产业的布局与发展。
图:引领型国家通过全方位体制机制创新打造领先优势
二、未来产业新领域新赛道的意义
1. 加速形成全球经济新增长点
据市场研究机构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有望为全球经济贡献约25.6万亿美元的价值,占当前全球GDP总量的大约8%。此外,Grand View Research (GVR) 的数据显示,2023年至2030年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以超过2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迅速扩张。这表明,未来产业不仅能够带动本国经济增长,还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2. 提升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战略规划。美国重点发展量子信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力求保持其在未来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欧盟则推出了《欧洲新工业战略》,旨在加强区域内产业合作和技术共享。日本和韩国分别制定了《能源基本计划》、《氢能源基本战略》以及《国家战略技术培育方案》,致力于开发清洁能源和高科技产品。由此可见,谁能率先掌握关键技术,谁就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3. 激发创新发展内生驱动力
在中国,随着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各省市积极响应号召,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30份省级未来产业政策文件发布,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通过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增加研发投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方式,中国正在逐步构建起一个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和活力。
总之,未来产业不仅是科技进步的结果,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力量。无论是对于单个国家还是整个世界而言,把握住这一机遇都将意味着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