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库存产能严重过剩,内存市场遭受到了与其他零部件相比更严重的价格下滑。其价格持续下滑了几个月才在底部盘整,最终在2023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触底。在此期间大多数的内存制造厂商都采取了战略性减产措施,以遏制过度流动。
制造商的减产措施和人工智能的普及一定程度上遏制了DRAM和NAND-Flash的下行周期达到历史最低点。自去年年底以来,存储芯片的主流产品已多次涨价,大幅改善了相关厂商的业绩。2024年第一季度,各大内存制造商纷纷宣布涨价,包括美光、三星、西部数据等。持续减产帮助制造商控制供应,从而提高价格。
目前,存储芯片的价格还在持续上涨,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市场预估,第二季DRAM合约价季涨幅将上张至13%-18%;NAND Flash合约价季涨幅同步上涨至约15%-20%。受到AI技术普及和终端设备需求激增的推动,市场预计将进一步扩张,海外存储器大厂如铠侠、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的业绩均出现明显向好变化。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持续涨价并不代表市场出现较大好转,主要推动力还是厂商紧缩供货,主要增长领域主要是消费电子、工控、AI语言大模型、汽车智能技术等,其余市场依旧不温不火,没有明显增长迹象。

图: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
存储芯片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加剧市场竞争。厂商需要更加关注成本控制、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应对价格上涨带来的挑战。对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厂商来说,随着NAND存储芯片价格的上涨,生产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受台湾地震的影响,美光在第二季度将其产品价格提高了20%,美光认为地震使其先进工艺技术受到了损害,其服务器DRAM价格涨幅大于移动DRAM。TrendForce报告称其移动DRAM总体上环比增长3%-8%。
另一方面,西部数据称其SSD和HDD产品线出现短缺,对价格进行调整。此外,业内人士也表示三星可能会在2024将企业级SSD价格提高20%-25%,以扭转2023年的下降趋势。
整体来看,TrendForce 认为,今年初带动大量采购的库存回补动能预计将减弱,在需求前景不乐观和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DRAM 合约价将收敛至 3%-8% 的涨幅。
由于市场环境和供应商库存减少影响采购趋势,NAND-Flash 将出现 13%-18% 的高增长。在复苏的这个阶段,内存仍处于未知领域。预计消费电子产品需求至少要到本财年下半年才能恢复正常水平。此外,人工智能仍在引领潮流,需求激增,HDD和SSD可能会继续涨价并且延长交货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