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资讯 > 行业新闻 > 2025 年大尺寸显示器市场:激荡中前行
芯达茂广告F 芯达茂广告F

2025 年大尺寸显示器市场:激荡中前行

根据Omdia最新发布的《大尺寸显示市场追踪报告》,尽管面临多重挑战,9英寸及以上的大尺寸显示屏出货量仍有望实现2.6%的同比增长。然而,这一增速相比2024年已有明显放缓,反映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美国贸易政策等外部因素对行业持续施压。

不同应用,冷热不均

从细分应用来看,各类产品的发展节奏正分化加剧。传统支柱电视市场正面临下行压力,2025年液晶电视(LCD TV)显示单元的出货量预计将同比下降2.2%。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既有上游供应调整,也有企业策略调整的影响。例如,夏普在2024年第三季度关闭了其10代线LCD电视面板产线,直接削减了产能。同时,中国主要面板厂商在面对价格波动时,选择采取更为保守的出货策略,以稳定价格并控制风险。

“其他/PID”类显示产品的表现则更为敏感,其出货量预计将下降3.5%。该类产品广泛用于公共信息显示、商用看板等场景,极易受到整体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一旦经济放缓或企业投资收紧,这一市场的需求便会迅速萎缩。

相比之下,显示器和平板电脑市场则显现出一定的韧性和成长性。预计2025年显示器出货量将达到1.659亿台,同比增长2.5%;而平板电脑出货量则有望突破1.97亿台,增长幅度高达8.5%。这一趋势背后,是人们对移动办公、远程学习和居家娱乐的持续需求,以及终端设备功能与体验的持续提升。

技术路线分化:LCD稳中有变,OLED动能强劲

在显示技术方面,LCD和OLED的发展路径也逐渐拉开差距。LCD作为主流技术,仍维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大尺寸LCD单元出货量同比增长2.0%,出货面积同比增长3.9%。不过,考虑到部分面板采购提前释放、以及2025年下半年的经济走向仍不明朗,厂商在排产上更趋保守,更注重“面积”而非“数量”的增长,以提升盈利能力。

OLED则继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尽管其增速较2024年有所放缓,但2025年大尺寸OLED出货量仍预计增长20.4%,出货面积增长12.9%。其中,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成为OLED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数据显示,中国厂商在OLED平板领域的出货量预计将下降9.2%,主要受限于较高的价格门槛;但在OLED笔记本领域,中国厂商出货量预计将增长5.4%。更引人注目的是,全球OLED笔记本出货量预计将大幅增长47.0%,成为显示技术演进中的一大亮点。

此外,得益于韩国品牌在OLED电视领域的积极拓展,其出货量也有望在2025年实现上升。而韩国OLED制造商则将在显示器与笔记本电脑市场继续推进技术和市场策略,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

图:大尺寸显示器出货量预测

图:大尺寸显示器出货量预测

营收增长背后的结构性变化

从营收角度观察,2025年大尺寸显示市场总收入预计将达到727亿美元,同比增长3.5%。与2024年14.8%的强劲增长相比,这一增速明显趋缓。2024年之所以实现快速增长,部分得益于液晶电视面板价格上涨带动营收提升。但到了2025年,出货数量的增速已难以匹敌此前水平,市场重心正在从“量”转向“质”。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出货量增长趋缓,但出货面积预计将同比增长4.3%,这一指标超过出货量增幅,说明大尺寸趋势依然明确。尤其在电视等终端领域,屏幕越做越大,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为厂商带来更高的单价和利润空间。

应对挑战,寻找增长点

整体来看,2025年的大尺寸显示市场依旧处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地缘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对产业链造成持续压力,企业需在成本、库存与价格之间找到平衡;另一方面,新兴应用场景和技术升级为市场注入新动能。

未来,面板厂商若要在这一复杂环境中突围而出,需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节奏,动态调整产品结构和技术路线。在应用层面,可优先布局成长性强的领域如笔电OLED与高端显示器;在策略层面,则需强化供应链灵活性,以应对波动频繁的全球市场。

相关新闻推荐

登录

注册

登录
{{codeText}}
登录
{{codeText}}
提交
关 闭
订阅
对比栏
对比 清空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