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 AI首席执行官布雷特·阿德科克(Brett Adcock)曾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预测:“未来十年,人形机器人将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彻底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事实上,随着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机械控制等技术的快速进步,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逐步进入制造、物流、医疗等多个行业。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加码投入,试图抢占这一未来市场。然而,在众多竞争者中,究竟哪家最强?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当前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尖端科技,看看这些机器人已经发展到了何种程度。
美国:技术创新引领市场
特斯拉(Tesla):作为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的领导者,凭借其强大的AI技术积累,推出了人形机器人Optimus。Optimus的目标是执行危险、重复和枯燥的任务,预计2025年实现低量生产,价格在2万至3万美元之间,未来有望在制造、物流乃至家庭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以其高动态机器人Atlas闻名,展现了惊人的运动能力,能够执行后空翻、跑酷等高难度动作,主要应用于搜索救援、工业作业等场景。其在机器人运动控制和感知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使其成为行业内的技术标杆。
敏捷机器人(Agility Robotics):旗下的Digit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稳定行走,并能搬运货物,已被应用于仓储和物流行业。Digit的稳定性和负载能力,使其成为解决仓储自动化挑战的重要一环。
Figure AI 作为2022年成立的创业公司,凭借Figure 02机器人迅速崭露头角。其获得了OpenAI、微软、英伟达等巨头的投资,并已在宝马制造工厂进行测试,展现了在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应用的潜力。
图:人形机器人群雄逐鹿,谁能领跑未来?(图源:宇树机器人官网)
中国:快速崛起的行业新星
宇树科技(Unitree) 在机器人性能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竞争力,产品适用于教育、科研、娱乐等多个领域。其技术积累和产品落地能力,使其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重要玩家。
傅利叶智能(Fourier Intelligence) 主要聚焦医疗康复机器人,产品已在40多个国家的2000多家机构部署,在医疗机器人这一细分市场具有突出优势。
擎朗智能(EngineAI) 其PM01人形机器人拥有高灵活性和高速运动能力,腰部可以旋转320度,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预计2025年初上市,瞄准商业服务领域。
优必选(UBTech Robotics) 旗下的Walker S1人形机器人已在比亚迪工厂投入使用,专注于制造业应用,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并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
其他地区:特色化发展
英国 Engineered Arts 以高仿真机器人闻名,其产品在展览、教育和娱乐领域受到欢迎,强调自然的人机交互体验。
加拿大 Sanctuary AI 开发的Phoenix人形机器人能够执行多种任务,展现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目标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机器人。
目前,人形机器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各家公司各有侧重,难以简单评判谁最强。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等公司在技术创新上领先,而敏捷机器人和Figure AI则在商业化落地方面取得进展。中国企业在成本控制和特定行业应用上展现了竞争力。
未来,人形机器人将继续向智能化、低成本、广泛应用方向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谁能在实际应用中率先突破,解决安全性、能耗、成本等问题,谁就可能在这场竞赛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