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在过去的一年里成功创下历史新高。在新投运的电力构成中,高达 92.5% 的部分来自太阳能、风能等清洁且可持续的能源。
数据表明,2024 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中,有近 64% 来自中国。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达到了令人瞩目的 585 吉瓦(即 5850 亿瓦特),与上一年相比实现了 15.1% 的增长幅度。这一显著增长使得太阳能、风能等绿色非核能电力在全球电力结构中的占比顺利提升至 46%。
中国领跑 远超欧美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展现出领先的优势。在 2024 年,中国新增近 374 吉瓦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其中约四分之三来自太阳能。中国不仅在增量上表现卓越,其太阳能装机总量目前已接近 887 吉瓦,将众多欧美发达国家远远甩在身后。美国的太阳能装机总量仅为 176 吉瓦,德国为 90 吉瓦,法国为 21 吉瓦,英国为 17 吉瓦,与中国的差距一目了然。这种领先优势不仅仅体现在装机容量的数字上,还体现在中国完善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从上游的硅料生产,到中游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再到下游的光伏电站建设与运维,中国拥有全球最为完整且高效的产业体系,能够有效控制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与性能。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的光伏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高效电池技术、储能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图: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再创新高,中国贡献近六成
尽管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增速显著,但 IRENA 也发出了警告。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仍难以在 2023 年至 2030 年间实现 “三倍增长” 目标,预计将落后 28%。这一目标是在 2023 年基于应对气候变化、减少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依赖的迫切需求而制定的。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声明中指出:“可再生能源正在加速取代化石燃料,创造大量就业机会、降低能源成本,并改善空气质量。然而,我们必须加快能源转型,并确保公平性。” 面对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突出表现,联合国气候事务负责人西蒙・斯蒂尔呼吁欧洲及其他发达国家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以缩小与中国的差距。斯蒂尔强调:“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增长趋势已不可逆转。”2024 年,绿色能源市场规模达到 2 万亿美元,未来增长潜力依然巨大。
政策支持或将进一步加速增长
气候政策分析机构 Climate Analytics 的高级政策分析师尼尔・格兰特表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完全可以进一步提升:“如果 2024 年可再生能源增长了 15%,那么在全球制定全面、可信的气候政策支持下,这一增速将更为惊人。” 事实上,中国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完善且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中国政府多年来持续出台一系列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从补贴政策助力企业降低初始投资成本,到土地政策保障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用地需求,再到并网政策确保可再生能源电力能够顺利接入电网。这些政策的协同发力,为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腾飞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全球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政策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