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资讯 > 行业新闻 >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产能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
芯达茂广告F 芯达茂广告F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产能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

2025年2月11日消息,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这一标志性事件在新能源领域掀起巨大波澜。该工厂的投产不仅标志着特斯拉在华业务的进一步拓展,更为全球储能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工厂建设速度与规模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于2024年5月在上海临港新片区破土动工,仅用9个月时间便完成了从开工到产品下线的全过程,比特斯拉汽车上海超级工厂的建设周期缩短了3个月,再次刷新了“特斯拉速度”和“上海速度”。工厂占地约20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内设焊装、涂装、总装等主要制造工艺,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管理系统。

二、产能与产品优势

该工厂规划年产新一代特斯拉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 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1吉瓦时等于1000兆瓦时),这相当于1.3万个家庭或40个中型工厂一年的用电量。若这些能源全部来源于清洁能源,则可以减少至少2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一台特斯拉的每台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就可存储超过3.9兆瓦时(合3900度电)的能源,足以让62辆特斯拉Model 3后轮驱动版车型从0充满电。

Megapack是特斯拉在2019年推出的第三代固定式储能产品,具有强大的能源存储功能,能够稳定电网、预防断电,无需建造天然气调峰电厂,且维护成本较低,安装后可享有20年质保服务。其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和模块化设计,使得Megapack能够灵活应用于各种储能场景,如电网调峰、调频、备用电源等。

图: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 

图: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

三、市场与行业影响

(一)全球市场格局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将极大提升其在全球储能市场的供应能力。特斯拉目前在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中位列第一,2023年以15%的市场份额占据全球首位。随着上海工厂的投产,特斯拉的储能合计产能达80吉瓦时,超过中国2024年新增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量的七成。这将进一步巩固特斯拉在全球储能市场的领先地位,满足全球市场对高效、可靠储能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

(二)中国市场机遇

对于中国市场而言,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将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首先,它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其次,特斯拉的技术和经验将为中国储能企业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提升中国储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此外,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也将为上海乃至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上海从“汽车城”向“能源枢纽”转型。

四、经济与社会意义

(一)经济效益

从经济角度来看,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将为当地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据估算,该工厂的建设和运营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数千个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同时,特斯拉的投资也将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集聚上海,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社会意义

从社会角度来看,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将有助于推动中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此外,特斯拉的储能产品还可以为电网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

五、未来展望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是特斯拉在中国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未来,随着产能的逐步爬坡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特斯拉有望在中国储能市场取得更大的突破。同时,特斯拉也将继续加强与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

对于上海而言,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上海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新能源企业集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此外,上海也将积极探索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推动储能产业与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总之,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不仅为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全球储能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特斯拉的引领下,全球储能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新闻推荐

登录

注册

登录
{{codeText}}
登录
{{codeText}}
提交
关 闭
订阅
对比栏
对比 清空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