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2024年10月7日,超微电脑宣布其液冷方案出货量突破10万大关,这一消息迅速在AI芯片市场引发轰动,股价也随之一路飙升,盘中一度上涨近17.6%,最终收涨约15.8%,报47.74美元,创下了数月来的新高。这一事件不仅彰显了超微电脑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上的成功,更让AI芯片市场迎来了一个新的拐点。
一、超微电脑液冷方案的崛起
超微电脑此次出货的液冷方案,是一套完整的冷却解决方案,包括功能强大的冷却液分配单元(CDU)、冷板、冷却液分配歧管(CDM)、冷却塔和端到端管理软件。该方案针对数据中心不断升级的冷却需求而设计,通过高效的液冷技术,显著降低了数据中心的硬件成本以及持续运行的冷却基础设施成本。
自今年6月以来,超微电脑已交付超过2000台液冷机架,而一个季度内出货超过10万具备该解决方案的GPU,更是凸显了客户对AI服务器的强劲需求。超微电脑在公告中明确指出,由于每台服务器的AI和高性能计算(HPC)工作负载所需的功率接近12kW,因此液体冷却是维持每个GPU和CPU所需工作温度的更有效选择。单个AI机架现在会产生超过100kW的热量,需要有效地将这些热量从数据中心消除。而数据中心规模的液体冷却可显著降低给定集群规模的电力需求,功耗最高可降低40%,使用户能够在固定功率范围内部署更多的AI服务器,提高计算能力并减少大语言模型(LLM)的训练时间。
图:超微电脑液冷方案季度出货破10万:AI芯片市场迎新拐点?
二、AI芯片市场的新拐点
超微电脑液冷方案的出货量激增,不仅为AI芯片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更可能引发市场的深刻变革。从数据上看,如果这类GPU的均价和英伟达单价3万美元的芯片相当,那么超微电脑的订单规模或将达到数十亿美元。分析师Woo Jin Ho进一步指出,假设超微电脑所说的2000台已交付液冷机架中有1500台是在9月出货,每台价格约300万美元,那么9月的销售额就约为45亿美元。这一数据为超微电脑截至自然年2024年9月末的2025财年第一财季的销售额达到指引区间中值65亿美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液冷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能耗和运维成本,更提高了AI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和训练效率。这对于大型云服务提供商(CSP)和AI工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他们可以在固定的功率范围内部署更多的AI服务器,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并缩短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时间。这一变化不仅将推动AI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将重塑AI芯片市场的竞争格局。
三、超微电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超微电脑在液冷方案和AI服务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并不意味着它已经高枕无忧。事实上,超微电脑仍然面临着来自市场和财务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投资者对超微电脑的利润率下滑和财会数据表示担忧。尤其是今年8月28日,超微电脑宣布推迟向美国证监会递交10-K文件后,这种担忧更是达到了顶峰。知名做空机构兴登堡研究随后发布做空报告,指控超微在会计方面有劣迹,并涉及未披露的关联方交易等问题。美国司法部的调查更是让超微电脑的财务状况蒙上了一层阴影。
然而,另一方面,超微电脑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上的优势仍然明显。其在机架级设计工程方面的优势和较短的交货时间,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关键的AI交易。同时,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超微电脑有望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四、超微电脑的未来展望
面对市场的挑战和机遇,超微电脑需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首先,超微电脑需要继续加大在液冷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更加高效、节能的冷却解决方案。这不仅将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和运维成本,更将提高AI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和训练效率,从而满足市场对高性能AI服务器的需求。
其次,超微电脑需要加强与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和AI工厂的合作,共同推动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通过深度合作,超微电脑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痛点,从而提供更加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最后,超微电脑需要加强财务透明度并加强财务控制,以赢得投资者和客户的信任和支持。这需要超微电脑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财务报告的审核和披露,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结语
超微电脑液冷方案出货量突破10万大关,不仅为AI芯片市场带来了新的曙光,更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在未来的发展中,超微电脑需要继续保持技术创新和市场敏锐度,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同时,我们也期待超微电脑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为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