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五届储能大会暨展览会(简称“CIES2025”)上,协会秘书长王泽深透露了一系列关于储能电芯技术的重要信息,为我们展现了储能行业的最新发展态势与广阔前景。
从市场份额来看,在 2024 年第四季度,300Ah 以上的储能电芯在全球大型储能市场的占有率已逼近 50%。这一数据充分显示出大容量储能电芯在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而在国内,内蒙古凭借超 10GW 的功率规模,荣登全国储能市场榜首,新疆则以容量规模领先,两地的装机容量均超过 20GWh。
在技术路线方面,磷酸铁锂电池依旧稳坐主流技术路线的宝座。2024 年,磷酸铁锂电池储能项目新增装机达到 39.38GW/96.14GWh,功率占比高达 92.64%。不过,储能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也愈发明显。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已迈入 GWh 级规模,多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成功新增装机,如湖北应城和山东肥城的项目均为 300MW 级,河北建投储能液态空气储能电站也已成功并网试运行。同时,首个百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并网,首个百兆瓦级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也顺利投运,长治 30MW 飞轮储能独立调频电站同样实现并网,这些都标志着储能技术的百花齐放。
谈及电芯市场前景,令人振奋的消息不断传来。预计到 2025 年下半年,500Ah + 电芯将陆续实现量产。这一新型电芯代表着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强的储能能力,有望进一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为储能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与变革。目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远景储能、国轩高科等众多头部企业已纷纷布局,积极研发 500Ah + 的大容量储能电芯。不仅如此,未来还可能涌现出 600Ah+、乃至 700Ah + 的单体电芯,这将带动储能系统集成效率大幅提高,系统容量有望提升至 6MWh 甚至超越 8MWh。例如,海辰储能计划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全球交付其 6.25MWh 2h/4h 全场景大容量储能系统,其中 2h 储能系统基于 587Ah 储能电芯打造,4h 储能系统则基于 1175Ah 储能电芯。南都电源的 690Ah 超大容量储能专用电池也将于 2025 年年底量产交付,该电池体积能量密度达 380 - 440Wh/L,循环寿命高达 15000 次,搭载该款电池的 20 尺储能系统容量可达 6MWh。
图:500Ah+储能电芯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
在近期突破方面,钠离子电池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 年,钠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正式迈入商业化应用阶段。多家企业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取得成果,海辰储能推出全球首款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 N162Ah,预计于 2025 年第四季度实现 GWh 级别的量产;比亚迪储能发布采用长刀片电池电芯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产品,预计 2025 年第三季度交付;宁德时代第二代钠离子电池已完成研发,能在零下 40 度严寒环境中正常放电,有望 2025 年推向市场;中科海钠钠离子电池阜阳产线计划 2025 年扩产至 10 - 20GWh 的量级。此外,储能用(半)固态电池也在加速迈向实际应用。2024 年我国已有多个固态、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实现投运、开工、并网,如浙江嘉兴市秀洲区悉科 1237 产业园 466kWh 固态电池储能项目竣工,乔治费歇尔金属成型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4.5MW 储能项目采用清陶能源 280Ah 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华北油田首座 100KW/124KW 固态电池储能电站并网投运。预计 2025 年,随着全球储能新增装机量的增长,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鹏辉能源年产 1GWh 半固态电池项目计划于 2025 年 5 月开工,太蓝新能源重庆二期 2GWh 固态电池项目计划 2025 年投产,清陶能源在台州的 10GWh 固态电池项目有望在 2025 年全面投产。
目前看来,储能电芯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容量电芯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前景一片光明,各类新型电芯技术的突破也为储能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