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经网的消息,中国顶级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表示,预计明年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将会复苏,此前对本土制造芯片的需求推动其季度营收首次突破20亿美元。
市场研究公司GfK的最新白皮书显示,中国消费电子市场的零售总额在2024年预计将增长5%,这一增长势头有望持续至2025年。技术消费品市场在2022年第二季度已经显示出正增长的趋势,与第一季度相比年增长6%,这一趋势预示着消费者对于新技术和产品的持续需求。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也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将推动新手机更换的消费。
在未来几年,5G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推动消费电子市场复苏的关键力量。中芯国际预计,随着5G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新一代5G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设备和物联网设备的需求将显著增长。更快的连接速度和低延迟特性将使得更多具有实时功能的AI应用成为可能,从而促进消费电子产品的多样化和升级换代。
对于中芯国际而言,专注于成熟工艺节点(如28nm、14nm等)和先进节点(如7nm等)将使其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对中高端5G智能手机和AI驱动设备的需求预计将成为重要推动力,为中芯国际等中国芯片制造商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芯国际还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智能设备的偏好将出现新的转变。到2025年,消费者对高性能、节能和具备AI功能的设备需求将逐渐成为主流。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提高,对节能型电子设备的偏好也在不断上升。未来的消费电子产品可能会更注重高效能和智能化,从显示屏的画质、处理器的速度到相机的拍摄效果,都将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
图:中芯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将在2025年复苏
此外,可穿戴设备、AR/VR设备等新型消费电子产品有望在未来几年中蓬勃发展。这些设备对芯片性能和能效要求更高,而中芯国际在部分中高端工艺节点上的突破,使其具备为这些产品提供核心技术的潜力。
近年来,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了中国对半导体自给自足的需求。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本土芯片产业的发展,为实现技术自立提供了巨额投资和政策支持。中芯国际作为中国领先的晶圆代工厂,受益于这种政策支持,不仅在成熟工艺节点上取得重要突破,而且不断扩展先进节点的布局,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这种自给自足的战略不仅将增强中国半导体供应链的韧性,还将为中芯国际带来更多的本地客户和项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减少对国际供应商的依赖也可能为中芯国际带来新机会,特别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国内市场需求增长中获得重要份额。
中芯国际对2025年消费电子市场复苏的展望反映了其对市场环境和技术发展的信心。尽管短期内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需求疲软可能会影响半导体行业,但未来两年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复苏有望带来强劲反弹。
随着5G和AI技术的推动,消费电子市场在2025年可能会迎来一轮创新浪潮。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将重新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为中芯国际等半导体公司提供新的增长点。通过在先进制程和成熟工艺节点上的布局,中芯国际有望在这轮复苏中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