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资讯 > 行业新闻 > 机器人工厂时代序幕之:小鹏AI机器人Iron,70kg力作,AI鹰眼视觉+62自由度
芯达茂广告F 芯达茂广告F

机器人工厂时代序幕之:小鹏AI机器人Iron,70kg力作,AI鹰眼视觉+62自由度

全球智能制造的进程正在加速,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在借助人工智能推动工厂自动化升级。特斯拉、赛力斯等企业相继推出了人形机器人或计划,为智能制造注入了新动能。如今,小鹏汽车也加入这一趋势,在2024年小鹏AI科技日上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AI机器人Iron。这一重达70公斤的AI人形机器人,集成了先进的视觉、感知和操控技术,彰显出小鹏在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入探索。

一、技术规格与设计创新

小鹏Iron采用仿人结构设计,高度为178厘米,重量为70公斤,具备62个自由度,赋予了其更高的灵活性和操控性。尽管自由度数量低于特斯拉的Optimus(约200多个自由度),但Iron在设计上更关注实用性与成本的平衡。这款机器人采用了由小鹏自研的图灵AI芯片作为“控制中心”,通过多模态AI技术模仿人类的思维和记忆,进而协调手脚活动。其双手设计与人类手掌尺寸一致,拥有15个自由度,并具备触觉反馈功能,提供了拟人化的操控体验。

这种创新性的设计,使Iron在实现人类复杂动作时更加高效,能够在多样化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作用。Iron的推出不仅体现了小鹏在智能硬件上的技术积累,还为未来将人工智能引入制造行业提供了新思路。

图:2024年小鹏AI科技日上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AI机器人Iron 

图:2024年小鹏AI科技日上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AI机器人Iron

二、AI鹰眼视觉系统:赋予机器人全方位感知能力

Iron搭载了小鹏先进的鹰眼视觉系统,源自小鹏智能驾驶技术的开发成果,能够提供720°的无死角视觉覆盖。这一系统使Iron拥有了超越传统机器人的环境感知能力,使其在复杂、动态的生产环境中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目标,规划动作路径,并适应多变的工作需求。这一系统不仅优化了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能力,还显著提升了其在高密度人机协作环境中的安全性和效率。

三、实际应用:智能制造领域的试点创新

目前,Iron已在小鹏广州工厂投入应用,成为小鹏P7+车型生产线上部分工序的操控者。Iron在生产中的实践验证了其高效性与可靠性,为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基础。未来,小鹏计划将Iron的应用拓展到工厂自动化、门店服务等多元化场景,期望通过智能技术进一步优化生产效率并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发布会上表示,研发AI机器人比AI汽车更具挑战性,技术集成难度更高,且需要长期巨额投入。他坦言,若没有至少500亿的投入,难以成功研发高水平的AI机器人。这一表态反映了小鹏对智能制造未来的坚定信心,也彰显了企业对高端制造技术的长期投入决心。

四、行业意义与未来趋势

Iron的推出不仅代表了小鹏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技术创新,还为整个制造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带来了新的思路。Iron具备高水平的灵活性、自主性和AI感知能力,使其在多样化场景中的应用成为可能。随着智能化需求的扩大和机器人功能的不断更新,Iron将有望成为工业自动化、服务业等领域的重要助力,显著提升行业效率。

此外,Iron的发布标志着制造业技术转型的重要节点。随着AI与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工业机器人将具备更高的自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逐步替代传统劳动力完成重复性高、精度要求高的任务。未来,机器人不仅将在生产线上发挥作用,还可能广泛应用于医疗、物流等高需求场景,形成“机器人+”的多元化产业模式。

五、总结

小鹏AI机器人Iron的发布无疑是智能制造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成就。其领先的技术规格、多样化的应用潜力,展示了小鹏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厚技术储备,为中国智能制造和自动化工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可能。展望未来,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功能的逐步拓展,小鹏Iron的应用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Iron的成功推出不仅为小鹏自身创造了更多市场机会,也为智能制造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新闻推荐

登录

注册

登录
{{codeText}}
登录
{{codeText}}
提交
关 闭
订阅
对比栏
对比 清空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