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资讯 > 行业新闻 > 告别“错位”:Qi 2.1动圈技术为车载无线充电带来15W高效体验
芯达茂广告F 芯达茂广告F

告别“错位”:Qi 2.1动圈技术为车载无线充电带来15W高效体验

无线充电技术正加速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便利性让其成为智能化出行的关键环节。然而,车载无线充电因“充电错位”问题长期困扰用户。而最新的Qi 2.1动圈技术,通过提升充电效率和稳定性,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将车载无线充电功率提升至15W,带来了全新的用户体验。

一、车载无线充电的痛点与市场需求

1. 传统车载无线充电的技术挑战

在驾驶过程中,颠簸、转弯等动作常常导致手机在充电板上发生位移,令接收线圈和发射线圈错位,严重影响充电效率甚至中断充电。此外,手机型号的多样性及用户放置习惯差异,进一步增加了技术适配的复杂性。传统车载无线充电技术在这些方面的表现有限,无法完全满足用户需求。

2. 市场呼声与技术应对

为解决上述痛点,无线充电联盟(WPC)在2025年CES大会上发布了Qi 2.1版本动圈技术。该技术由松下汽车主导研发,核心在于通过可移动线圈实时锁定手机位置,确保无线充电连接的精准和稳定。该创新既响应了市场对高效车载无线充电的需求,也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

 图:Qi 2.1动圈技术解决车载无线充电的充电错位问题

图:Qi 2.1动圈技术解决车载无线充电的充电错位问题

二、Qi 2.1动圈技术的核心优势与创新点

1. 技术原理与动态调节

Qi 2.1动圈技术的关键在于其**主动对准功率分布(APP)**机制。充电板上内置多个可独立移动的线圈单元,能够自动感应手机位置并实时调整至最佳充电对齐状态。无论是车辆行驶中的移动,还是用户随意放置手机,线圈都能迅速反应并优化充电路径,彻底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错位充电”的难题。

2. 充电效率与稳定性全面提升

借助动圈技术,Qi 2.1能实现15W最大充电功率,比上一代标准提升25%以上。这一改进显著缩短了充电时间,且保证了高效稳定性。对于需要长途驾驶或频繁短时充电的用户,Qi 2.1大幅提升了设备在行驶过程中的续航能力。

3. 用户体验的全面优化

过去,用户需小心调整手机在充电板上的位置以确保充电顺畅。而有了Qi 2.1,驾驶者只需将设备随意放置在充电区域内,即可实现高效充电。这一功能不仅降低了操作复杂度,还减少了因错位而反复调整的干扰,为车载无线充电的普及扫清了障碍。

三、汽车制造商的布局与市场反应

4. 丰田汽车的战略部署

丰田汽车率先表态,将在2026年全面引入Qi 2.1动圈技术至其主力车型中。作为汽车制造业的领导者,丰田此举意在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强化用户体验,巩固市场地位。预计丰田旗下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将首批搭载该技术,覆盖中高端市场需求。

丰田的技术引入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示范,也在无形中推动了车载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市场关注度。随着丰田计划的落地,其他制造商的技术跟进将进一步加速。

5. 特斯拉的潜在合作前景

尽管特斯拉尚未正式宣布采用Qi 2.1技术,但据WPC透露,特斯拉正在评估该技术对其车型的适配性。作为电动车行业的先锋,特斯拉的技术选择对行业发展具有风向标意义。一旦引入Qi 2.1,其品牌影响力将进一步推动这一技术的普及。

与此同时,特斯拉的加入可能加速车载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进程。目前,Qi标准已是行业主流,但不同品牌间的兼容性和应用细节仍有优化空间。特斯拉的技术投入或将促成行业间更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标准的进一步统一。

四、市场潜力与未来发展趋势

1. 市场规模的增长潜力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未来五年车载无线充电市场将以15%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稳步扩张。伴随新能源汽车普及和消费者对便捷充电需求的提升,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前达到300亿美元。

Qi 2.1动圈技术的推出,将在提升市场需求的同时,推动相关供应链和技术服务生态的全面升级。未来,该技术不仅将在私人车辆中普及,还将扩展至共享汽车、网约车等运营场景。

2. 技术演进与智能化趋势

· 更高功率: 下一代无线充电技术将继续提升功率上限,突破20W甚至30W,为用户提供更快速的充电体验。

· 智能化应用: 结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未来的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将能智能识别设备类型、调节充电参数,并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深度整合。

· 广泛场景化: 除了车内,车外无线充电设施(如公共停车场)也将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重点。

3. 标准化与合作深化

车载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WPC与多家车企的合作,将逐步推动该技术在国际范围内的标准化落地。与此同时,零部件供应商和技术研发企业间的合作也将不断深化,共同提升产品兼容性和经济性。

五、总结

Qi 2.1动圈技术凭借其卓越的对齐能力和高效稳定性,为车载无线充电市场注入了全新动力。丰田率先引入的应用策略以及特斯拉的潜在跟进,将进一步推动这一技术的普及和成熟。随着更多厂商加入,车载无线充电的生态圈将迎来更大变革,消费者也将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用车体验。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展现了无线充电技术的未来趋势,更为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关新闻推荐

登录

注册

登录
{{codeText}}
登录
{{codeText}}
提交
关 闭
订阅
对比栏
对比 清空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