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5 月,台积电宣布投资 120 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建设先进半导体制造工厂。2022 年 12 月,决定再建一座工厂,总投资提升到 400 亿美元。2024 年 4 月,又宣布投资扩至 650 亿美元,计划建设第三座工厂 。2025 年 3 月,有报道称台积电拟追加 1000 亿美元投资,用于建设三座新晶圆厂、两座先进封装设施以及一家大型研发中心。若投资完成,台积电在美投资总额将达 1650 亿美元。台积电的这个项目一直备受瞩目,对台积电而言,能巩固与美国合作关系,拓展美国市场份额,提升全球竞争力。对美国来说,有助于实现半导体制造本土化,减少对海外芯片依赖,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推动半导体供应链集群发展,促进创新和长期增长。近期一份来自TechInsights的报告,为我们深入了解该项目的成本状况提供了关键线索,也引发了对台积电美国扩张战略的诸多思考。
一直以来,外界普遍认为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设厂成本高昂。毕竟美国劳动力成本较高,按照传统认知,这似乎会大幅推高生产成本。然而,TechInsights的分析打破了这一固有观念。报告显示,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的生产成本仅比台湾高出10%。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像亚利桑那州这样的大规模晶圆厂自动化程度极高,劳动力成本仅占总成本的2% 。这意味着,尽管美国的人力薪酬水平高于台湾,但在整个生产成本构成中,人力成本的影响被极大削弱。
图:台积电亚利桑那州晶圆生产成本仅比台湾高 10%(图源:TechInsights)
在设备采购方面,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台湾,从ASML等供应商获取设备的成本差异并不明显。半导体制造设备作为晶圆厂的核心投入,其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巨大。既然设备采购成本相近,那么亚利桑那州工厂在这一关键支出项上并未产生额外的高额费用。这也进一步说明,亚利桑那州工厂并非如外界所猜测的那样,会给台积电带来沉重的财务负担。
从国际局势来看,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积极推动美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台积电的大规模投资和产能布局是对美国政策的一种回应。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台积电巩固与美国的合作关系,拓展其在美国市场的份额,还能借助美国的产业资源,进一步提升自身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力。而且,台积电计划在美国快速扩张,新建五座设施、先进封装厂以及研发中心,彰显了其深耕美国市场的决心。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亚利桑那州工厂面临的挑战。报告指出,美国在研发资源方面与中国台湾存在差距。半导体行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能力是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中国台湾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半导体研发经验和人才储备,这是其在全球芯片产业占据重要地位的关键因素。而美国在这方面的相对不足,可能会影响亚利桑那州工厂未来的技术创新和工艺升级速度,限制其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总体而言,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的建设,在成本层面并没有呈现出不可承受的压力,这为台积电的全球产能布局调整和市场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在研发资源等方面,美国工厂仍需不断努力和优化。对于整个半导体行业来说,台积电的这一举措也将促使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加速向美国转移,重塑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