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资讯 > 行业新闻 > 推动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人大代表有话说
芯达茂广告F 芯达茂广告F

推动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人大代表有话说

在全球倡导绿色发展与科技革新的时代浪潮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推动交通领域变革、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力量。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这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备受瞩目。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冯兴亚,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为产业的前行指明了方向。

产业融合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冯兴亚代表将目光投向汽车行业的融合发展,关注电动汽车产业与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产业的融合,以及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低空经济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是其重要载体,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汽集团提前布局,为产业融合发展积累了经验。冯兴亚代表认为,推动eVTOL产业发展,应通过集群发展、共享电车技术、产学研协作及跨部门机制优化等方式,与电车产业深度融合。集群发展能够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共享电车技术可加速eVTOL的技术迭代,提高产品性能;产学研协作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将科研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跨部门机制优化则能打破部门壁垒,提高产业发展的协同性和效率,进而推动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国外领先,国内奋起直追。冯兴亚代表指出,要加快政策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推动核心技术突破,攻克技术瓶颈,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示范应用进程,通过实际应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速产业的推广和普及。这一系列举措将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其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直面产业痛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换电模式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补能方式,优势显著,既契合双碳战略,又能有效缓解补电难的问题。然而,当前换电模式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全国乘用车换电站保有量仅4200余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换电建设成本高、规划布局滞后、电池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亟待解决。冯兴亚代表建议,加大换电模式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降低建设成本;加快统筹规划布局,合理布局换电站,提高换电服务的覆盖范围;逐步统一换电标准,确保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新能源汽车能够在同一换电站进行换电,促进换电模式的规模化发展。

图:如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图:如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大量动力电池即将迎来退役期。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存在法规位阶低、产能过剩、企业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冯兴亚代表希望尽快出台专项法规标准,明确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规范和要求;加快产业规划,优化产能布局,避免资源浪费;完善监管措施,加强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的监管,推动行业规范运营,实现动力电池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成本。

车规级芯片的自主可控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在车规级芯片领域,我国在设计、制造、应用生态和测试认证体系等方面仍需完善。冯兴亚代表建议,攻克关键设计短板,提高芯片设计能力;提升核心制造能力,加强芯片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扩大终端应用,提高国产芯片的市场占有率;完善认证体系,确保芯片的质量和可靠性。通过各方协同推进,实现车规级芯片的自主可控,降低产业发展的外部依赖。

我国汽车“出海”成绩斐然,已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国。然而,海外销售汽车缺陷零部件“回国检测难”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海外售后服务和品牌形象。冯兴亚代表建议,逐步放开进口限制,短期内建立回收试点,积累经验;长期来看,修订法规标准,优化检测流程,破解“回国难”的问题,提升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推广普及无障碍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现有无障碍汽车数量少、开发成本高、改装难,远远无法满足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冯兴亚代表关注无障碍汽车的推广普及,希望出台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放宽合法改装范围,健全配套服务体系,让特殊群体能够享受到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体现社会的公平与关爱。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乎能源转型、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冯兴亚代表的建议,涵盖了产业融合、痛点解决、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思路。在政策支持、企业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为实现交通强国和绿色发展的目标贡献力量。

相关新闻推荐

登录

注册

登录
{{codeText}}
登录
{{codeText}}
提交
关 闭
订阅
对比栏
对比 清空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