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软件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产品形态与产业格局。“软件定义产品”已然成为各行业发展的关键趋势,从汽车到航空航天,从工业系统到医疗设备,其影响力持续向外辐射。而MATLAB EXPO 2025中国用户大会,无疑是这一伟大变革中极具标志性的盛会。
此次大会采用“双城联动”模式,于5月20日上海与5月27日北京相继拉开帷幕,为期8天的活动,囊括超50场技术演讲,全面覆盖数据处理与人工智能、电气化、无线通信与电子系统设计、汽车行业以及建模、仿真、测试和实现等新兴趋势和先进的MATLAB和Simulink应用。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饕餮盛宴,更是行业交流与创新的超级枢纽。
图:MATLAB EXPO 2025中国用户大会即将开启
从宏观视角来看,根据相关行业报告,2023年全球软件定义市场规模已达到1200亿美元,并预计在2025年突破15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在这一庞大的市场背后,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巨大需求,以及对创新产品设计的不懈追求。而MATLAB和Simulink作为强大的数学计算与仿真工具,正成为众多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加速产品迭代的得力助手。
在主题演讲环节,MathWorks全球行业总监Arun Mulpur的演讲《从嵌入式到赋能:软件定义产品的崛起》令人印象深刻。他指出,软件定义产品的转型浪潮,绝非局限于汽车领域,而是全面渗透至多个关键行业。以航空航天为例,空客公司通过引入MATLAB和Simulink,将其飞机设计周期缩短了约20%,同时降低了研发成本约15%。这种效率与成本的双重优化,凸显了软件工具在产品开发中的核心地位。Arun Mulpur进一步强调,企业若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借助MATLAB和Simulink等工具,实现开发流程的革新与团队协作的升级。
在新能源领域,美的工业技术研究院绿能所所长吴志敢博士分享的《基于模型的设计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实践——发电领域大有可为》演讲,带来极具启发性的案例。他介绍,新能源产业面临快速迭代与严苛质量要求的双重挑战,而通过基于模型的开发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链,美的在新能源发电产品的开发效率上提升了30%,产品可靠性提高了25%。例如,在光伏逆变器的设计中,借助MATLAB的仿真功能,团队能提前识别潜在故障点,优化控制算法,大大减少了实物测试次数与成本。
北京站的《基于Simulink的构网型储能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演讲同样引人瞩目。金风零碳副总工程师乔元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Simulink的自动代码生成功能,构建多端软件一体化流程。在某个大型储能项目中,借助这一流程,产品从研发到应用的周期缩短了40%,显著提升了市场响应速度。这种技术突破,不仅加速了储能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更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人才培养与教育价值的维度出发,大会特别设置了教育用户技术交流及上机实践专场。目前,全球有超过3000所高校在使用MATLAB和Simulink进行教学与科研工作,仅在中国,这一数字就超过了300所。教育部积极推动虚拟教学的背景下,MathWorks中国区教育业务总监张乐表示,将与更多高校合作,打造虚拟实验室,助力培养适应未来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在技术展示区域,低成本平衡双旋翼机的建模与控制案例吸引了众多目光。基于Arduino的航空机电一体化系统,通过MATLAB的系统辨识和控制设计功能,实现了精准的飞行控制。Simscape Multibody的模型在桌面仿真中的应用,让与会者直观感受到虚拟仿真与实际操作的无缝衔接。此外,基于LLM的智能助手展示更是让人眼前一亮,MATLAB和Simulink在智能应用设计与开发中的全方位支持,体现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潜力。
总体而言,MATLAB EXPO 2025中国用户大会不仅是一场技术的盛会,更是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它为工程师、研究员、科学家以及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个深度交流与合作的优质平台,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在“软件定义产品”的时代浪潮中,这次大会犹如一座灯塔,照亮了前行的方向,预示着更多创新与突破将在这片充满活力的领域中诞生。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与应用的持续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MATLAB和Simulink将在塑造行业未来方面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