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资讯 > 行业新闻 > 技术门槛低?小鹏汽车增程车型的真相与挑战
芯达茂广告F 芯达茂广告F

技术门槛低?小鹏汽车增程车型的真相与挑战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增程式电动车(EREV)作为纯电动与插电混动之间的过渡技术路线,正受到越来越多车企的关注。2025年3月26日,小鹏汽车副总裁陈永海关于增程车型规划的言论引发行业热议,这一表态不仅关乎小鹏未来的产品矩阵布局,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上的战略思考。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从技术门槛、市场定位、竞争格局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小鹏汽车布局增程赛道的机遇与挑战。

一、增程技术解析:门槛与突破

陈永海提出的“增程技术门槛不高”观点需要从技术层面辩证看待。从结构上看,增程式电动车确实比纯电动车多出一套燃油发电系统,但比插电混动车型少一套机械传动系统。这种“串联式”结构理论上确实简化了动力传递路径,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门槛的降低。

小鹏汽车在2024年11月发布的鲲鹏超级电动体系展现了其在增程领域的技术积累。该体系基于全域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集成了多项创新技术:

- 5C超充AI电池系统,支持15分钟充电80%

- 混合碳化硅同轴电驱系统,效率提升至96.5%

- 第三代静音增程器,NVH控制在行业领先水平

- AI电池健康管理系统,延长电池寿命30%

根据工信部测试数据,该平台下的增程车型纯电续航达430公里(CLTC工况),综合续航突破1400公里,馈电油耗控制在5.8L/100km。这些技术指标表明,小鹏并非简单“复制”现有增程方案,而是通过电气化架构创新实现了技术突破。

图:小鹏陈永梅在微博上谈增程技术门槛不高 

图:小鹏陈永梅在微博上谈增程技术门槛不高

二、市场战略:时机选择的商业逻辑

小鹏汽车选择2025年布局增程市场,背后有着深思熟虑的商业考量。从市场数据看:

- 2024年中国增程车型销量达78.2万辆,同比增长145%,占新能源市场12.3%份额

- 增程车型在非限购城市渗透率达18.7%,显著高于纯电车型的9.2%

- 用户调研显示,增程车主中72%具备家用充电条件,但仍有58%存在里程焦虑

小鹏汽车在完成组织架构调整后,通过MONA系列实现了销量回升。2024年财报显示:

- 全年交付19.1万辆,其中Q4交付9.15万辆,创历史新高

- 毛利率回升至11.2%,现金储备达453亿元

- 研发投入占比维持在12.7%的高位

这种财务状况为技术多元化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小鹏的渠道下沉战略初见成效,三线城市网点覆盖率达65%,为增程车型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三、竞争格局:差异化破局之道

当前增程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 理想汽车占据43.7%市场份额,年销量超34万辆

- 问界、深蓝分别以18.2%、12.5%的份额位居二三位

- 传统车企如吉利、长城加速布局,2025年预计有12款新增程车型上市

小鹏要实现差异化竞争,必须在以下方面突破:

1. 技术差异化:发挥800V平台优势,开发支持超快充的增程系统

2. 场景差异化:针对年轻家庭用户开发智能露营模式,拓展用车场景

3. 成本控制:通过电驱系统平台化,将增程车型价格下探至18-25万元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在智能化领域的积累可能成为关键竞争优势。其XNGP智能驾驶系统已实现高速NOA覆盖全国,城市NOA落地56城,这些功能与增程系统的结合将创造独特卖点。

四、技术挑战与供应链风险

尽管前景广阔,小鹏发展增程技术仍面临多重挑战:

1. 技术整合难度:

- 增程器与电驱系统的协同控制需要重新开发整车控制器(VCU)

- 热管理系统复杂度增加,需平衡电池、电机、增程器的冷却需求

- NVH控制标准提高,特别是增程器启动时的振动抑制

2. 供应链风险:

- 高性能增程器依赖AVL、FEV等国际供应商,本土化率不足40%

- 碳化硅功率器件受地缘政治影响,存在断供风险

- 锂资源价格波动影响电池成本控制

3. 产能爬坡压力:

小鹏武汉工厂规划年产能10万辆,但需同时生产纯电和增程车型,柔性制造能力面临考验。行业数据显示,新车型量产初期的产能利用率通常不足60%,这对成本控制提出挑战。

五、政策环境与长期趋势

政策层面,2025年实施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修订版,对增程车型提出更高要求:

- 纯电续航≥200km才能获得2分新能源积分

- 馈电油耗系数从0.5调整至0.7,技术门槛提高

- 新增碳足迹核算要求,全生命周期排放纳入考核

长期来看,随着超充网络建设和电池技术进步,行业对增程技术的生命周期存在分歧:

- 乐观预测:2030年前增程市场将保持15%以上增速

- 保守观点:2028年后增程份额将开始下滑

- 第三方机构预测:2025-2030年增程车型复合增长率约12.3%

六、战略建议与发展路径

基于以上分析,小鹏汽车要实现增程战略成功,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1. 技术路线:

- 开发模块化增程平台,支持纯电/增程双模式生产

- 重点突破高效增程器技术,目标热效率≥42%

- 开发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实现场景化续航优化

2. 产品规划:

- 首款增程车型定位中型SUV,切入主流价格带

- 后续推出MPV车型,完善产品矩阵

- 探索增程技术在飞行汽车等创新产品中的应用

3. 生态建设:

- 与中石化等合作建设油电综合能源站

- 开发V2G技术,提升增程车型的电网互动能力

- 构建充放电服务生态,拓展商业价值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表示:“未来五年,多元化动力路线将是智能电动汽车的主流选择。”这一判断正在被市场验证。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行业变革期,小鹏既要把握当下增程市场机遇,更需为纯电时代的全面到来做好技术储备。只有坚持长期主义,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持领先优势。

结语:增程技术作为过渡方案的价值不应被低估,但也不宜过度依赖。小鹏汽车需要平衡短期市场收益与长期技术投入,在保持纯电技术领先的同时,审慎推进增程战略。这场关于技术路线的选择,本质上是对企业战略定力与市场敏锐度的双重考验。

相关新闻推荐

登录

注册

登录
{{codeText}}
登录
{{codeText}}
提交
关 闭
订阅
对比栏
对比 清空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