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至26日,深圳福田会展中心7-8号馆迎来了“2025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Fair Plus 2025)。这场聚焦机器人产业上下游协同与核心零部件突破的年度盛会,吸引了包括控制系统、传感器、关节模组、减速器等众多细分领域的头部玩家。来自全球运动控制领域的百年品牌——科尔摩根(Kollmorgen),携其“高功率密度小型伺服电机”系列亮相现场,展台前围观者络绎不绝。
中国出海半导体网总编陈路在现场专访了科尔摩根行业销售经理陈开源,深入了解了该公司在机器人行业的布局重点、核心产品特性以及与中国本地市场的协同策略。
图:科尔摩根行业销售经理陈开源在接受中国出海半导体网的专访
一、百年传承,深耕亚太市场
“科尔摩根是一家有超过百年历史的自动化零部件和运动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陈开源介绍说,“目前我们在亚太地区的业务覆盖中国大陆、东南亚、台湾及韩国部分市场,在中国本土拥有注册公司及工厂,均位于天津,员工近200人,其中销售团队超过50人。”
作为一家拥有深厚底蕴的技术公司,科尔摩根一直以稳定可靠的工业级产品著称。近年来,随着机器人产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协作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的加速商业化,对“高性能+小型化”的驱动系统需求愈发迫切。科尔摩根也在不断加快产品迭代与本地适配节奏,将其核心优势拓展到机器人领域。
二、为人形机器人打造“关节动力核心”
在本次展会中,科尔摩根展示了多款可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以及人形机器人的伺服电机产品。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款小体积、高功率密度电机,在仅有拳头大小的尺寸下,实现了最大扭矩30牛米、转速达3000转/分钟的指标,堪称“迷你身材中的大力士”。
“这款产品的突出特点在于高扭矩输出与小尺寸的完美结合,”陈开源解释说,“特别适用于机器人关节这种对结构紧凑度和负载能力都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比如在一个小型关节内部,如果要承受较大重量,传统电机可能体积太大放不下,而我们的产品可以在狭小空间中完成更大的动作。”
据介绍,该电机在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时,特别适合用于腿部、肩部、肘关节等关键驱动位置——这些部位需要兼顾轻量化、响应速度与高动态扭矩,而科尔摩根这类产品恰好能够满足。
图:科尔摩根带来可用于机器人关节驱动电机产品
三、行业视角下的“30牛米”:强劲但不浮夸
那么,30牛米扭矩到底有多厉害?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指标已属高阶水平。在协作机器人市场中,一般关节电机的扭矩集中在5–15Nm之间;而工业机器人常用的关节伺服电机,多在20–60Nm范围,不过这类产品往往体积更大、功耗更高。
“如果这款电机能够在3000rpm的工况下稳定输出30Nm,那它的功率密度和散热能力就非常优秀了,”一位机器人整机厂工程师在现场向记者表示,“特别是在追求关节一体化、小型化设计趋势下,科尔摩根的方案对于我们这类客户确实很有吸引力。”
四、不做控制器,也能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科尔摩根目前并不直接生产机器人行业专用的控制器产品。但这并不妨碍它为客户提供系统级驱动解决方案。“我们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推荐合适的控制器品牌进行搭配,通过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整套解决方案。”陈开源表示。
这种灵活开放的合作方式,使得科尔摩根能更专注于其在驱动层面的技术积累与优化,而将控制策略交由熟悉整机或集成商的合作伙伴完成,避免“多头”产品线造成资源分散。
五、高功率密度:打开新兴市场的大门
近年来,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热度攀升,市场对“人类级别动作能力”的追求日益增强,这也对驱动系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大扭矩、小体积、快速响应”正在成为主旋律。
“我们关注的不仅是工业应用,也在积极和一些创新机器人企业合作,例如人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康复设备等。”陈开源表示。相比传统工业电机市场,新兴机器人客户更看重定制化、轻量化、智能化能力,而这正是科尔摩根通过百年电机制造经验与本地工程适配能力共同发力的方向。
六、结语:让“机器肌肉”更聪明、更强壮
在Fair Plus 2025现场,记者感受到的不是电机产品本身的“冷冰冰”,而是其背后所蕴含的技术路线选择与应用生态协同。科尔摩根这颗30牛米的小电机,不只是一个硬件组件,更像是连接未来人形机器人灵活动作能力的一块“肌肉引擎”。
未来,在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科尔摩根将凭借其高功率密度驱动产品,为机器人行业带来更强悍、更灵巧的关节能力。
#FairPlus2025特别报道#
本文为易海创腾研究院/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等。如需转载或合作,请联系中国出海半导体网站编辑部(china.exportsemi@ehaitech.com)取得正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