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资讯 > 行业新闻 > 金沙江风光项目并网:年均发电36亿千瓦时
芯达茂广告F 芯达茂广告F

金沙江风光项目并网:年均发电36亿千瓦时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迈出新步伐。金沙江下游清洁能源基地的首批风光项目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标志着我国在清洁能源技术应用和规模化开发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一里程碑不仅展现了中国在新能源开发领域的技术实力,也对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能源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技术细节与项目规模

金沙江下游清洁能源基地的首批风光项目包括24个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274.3万千瓦,覆盖云南昭通、楚雄、昆明、曲靖等地。绝大部分项目由三峡集团建设运营,其中位于海拔2000-2200米的罗免老干山光伏电站是一个典型代表。该项目由中国电建水电十四局设计并承建,克服了高海拔、复杂地形的技术挑战,充分展示了中国在高难度条件下开发大型光伏电站的能力。

这一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光伏组件、智能化运维技术以及多能互补的一体化开发模式。通过高效组件的应用和优化设计,项目发电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国内外类似项目提供了技术参考。

二、环境效益

首批风光项目的并网发电对环境保护和减排具有重要作用。据三峡集团云南分公司总经理周成介绍,项目每年发电量可达36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4万吨,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112万吨

这些数据不仅凸显了该项目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助推作用,还有效减少了传统能源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高海拔地区的清洁能源开发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图:金沙江下游清洁能源基地首批风光基地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来源:央视网)

图:金沙江下游清洁能源基地首批风光基地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来源:央视网)

三、经济效益与区域发展

金沙江下游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项目实施过程中,带动了当地光伏设备制造、施工安装、物流运输等多产业链发展。特别是云南等西部地区,通过新能源产业的开发,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绿色转型和社会效益提升。

此外,基地采用“多能互补”模式开发风电与光伏资源,有效缓解了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问题。这一技术方案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奠定了基础。未来,基地还将以能源数字化管理为支撑,形成可持续的新能源开发利用生态链。

四、对国家能源战略的深远意义

金沙江下游清洁能源基地是中国“十四五”规划重点打造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体现了中国在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转型方面的战略意图。

基地的整体布局与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等水电站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沿江清洁能源走廊。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4646万千瓦,与风光项目形成互补,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以该基地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布局,不仅助力国内能源安全,还为国际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样板”。通过技术输出和国际合作,中国在全球能源领域的影响力正在稳步提升。

五、总结与展望

金沙江下游清洁能源基地首批风光项目的并网发电,是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一次重大实践。它既提升了清洁能源供给能力,也通过减少碳排放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风光项目的建设与投运,金沙江下游清洁能源基地将进一步强化其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成为中国迈向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力量。

这一项目不仅彰显了技术突破和产业协同的潜力,更表明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已成为重要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未来,金沙江下游清洁能源基地的发展还将不断拓展新模式、新技术,以更高效、更清洁的方式引领全球新能源行业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关新闻推荐

登录

注册

登录
{{codeText}}
登录
{{codeText}}
提交
关 闭
订阅
对比栏
对比 清空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