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资讯 > 行业新闻 > 华为申请注册“MATEROBOT”商标,布局机器人市场
芯达茂广告F 芯达茂广告F

华为申请注册“MATEROBOT”商标,布局机器人市场

近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信息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2月13日提交了“MATEROBOT”商标的注册申请。

从此次申请涵盖的商品和服务范围来看,华为的布局极具前瞻性与多元化。其中囊括了远程临场机器人,这类机器人可在远程操作场景中发挥关键作用,如危险环境作业、远程医疗协助等;模拟对话用的聊天机器人软件,体现了华为在人工智能交互领域的深厚积累,有望为人形机器人赋予更加智能、自然的对话能力;用户可编程的未配置类人机器人,给予开发者充分的自由度,能够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手机也位列其中,这并非简单的品类罗列,而是暗示了华为可能打造以智能手机为控制终端,与 “MATEROBOT” 机器人深度协同的生态体系,让用户可以便捷地操控机器人,实现更丰富的功能体验。此外,具有交流和学习功能的拟人机器人、安全监控机器人、教学机器人、实验室机器人等,全方位覆盖了家庭、安防、教育、科研等多个重要领域。

回顾过去可以发现华为在机器人领域的探索早已埋下伏笔,并逐步深耕。在 2024 年 6 月举办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云重磅发布了盘古大模型 5.0 以及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堪称人形机器人的 “智慧大脑”,赋予机器人强大的任务规划能力,使其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多场景中实现泛化和多任务处理。彼时,大会上展示的乐聚公司搭载该模型的 “夸父” 人形机器人,凭借其出色的表现,吸引了众多目光,充分验证了华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成果。

图:搭载盘古大模型的夸父在厨房炒菜(图源:IT之家)

图:搭载盘古大模型的夸父在厨房炒菜(图源:IT之家)

目前来看,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根据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的报告数据,2023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 24.3 亿美元,而预计到 2032 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 660 亿美元,在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45.5%。这一迅猛增长的背后,有着多重驱动因素。一方面,技术的日新月异,如人工智能算法的优化、传感器性能的提升、材料科学的进步等,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使其性能不断提升,功能日益丰富;另一方面,硬件成本的逐步降低,让人形机器人从曾经高不可攀的实验室产物,逐渐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进入更多企业和家庭;再者,发达国家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峻,人形机器人作为劳动力的有效补充,在工业制造、物流配送、养老护理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市场需求持续攀升。

不仅如此,高盛的预测也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高盛预计,人形机器人在 2024 年至 2027 年间将率先在工厂场景大规模应用,凭借其精准、高效且不知疲倦的特性,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随后,在 2028 年至 2031 年期间,人形机器人将逐步渗透至消费市场,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惊喜,如家庭服务、儿童陪伴、智能安防等领域都将成为其施展身手的舞台。这一系列预测表明,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和消费两大领域均蕴含着无限的发展机遇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华为在通信领域的深厚积累,尤其是 5G、5G - A 技术的领先地位,能够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低延迟、高带宽、高可靠的通信保障,实现机器人与云端、终端设备之间的实时、稳定数据传输,让机器人的远程操控和智能交互更加流畅高效。同时,华为云的盘古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为机器人赋予了强大的认知、学习和决策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指令,适应复杂环境,完成多样化任务。

华为申请注册“MATEROBOT”商标并计划推出人形机器人产品,显示了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和技术实力。这不仅有助于华为拓展其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业务版图,也可能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人形机器人市场的竞争将愈发激烈,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将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

相关新闻推荐

登录

注册

登录
{{codeText}}
登录
{{codeText}}
提交
关 闭
订阅
对比栏
对比 清空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