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还躺在实验室的冰柜里,科技巨头们却已经为它吵翻了天。谷歌、微软和IBM等科技巨头对量子计算的发展满怀信心,积极布局这一前沿赛道。量子计算究竟是一场技术革命,还是只是一时的噱头?它真的能成为塑造未来的关键力量吗?
量子计算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与传统计算有着本质区别。传统计算通过只能表示0或1的比特位来处理信息,而量子计算依靠量子比特(qubit)进行运算。量子比特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同时处于0和1的叠加态,这意味着多个量子比特之间能够相互协作,极大地提升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复杂度。
在量子计算领域,主要存在两种技术路线:通用门模型和退火量子模型。谷歌、微软、亚马逊和IBM等大型科技公司大力投入通用门模型量子计算的研究,各自采用不同的量子比特技术和策略。而D-Wave公司则主要专注于退火量子技术,这种技术能为那些希望优化运营的企业提供帮助。虽然退火模型仍有改进空间,但与尚在研发阶段的通用门模型不同,它目前已经能够为企业带来商业价值。
量子芯片的应用潜力巨大,但也存在一些争议。谷歌量子人工智能部门的首席运营官Charina Chou在SXSW会议上表示:“量子计算机能够解决一些即使是人工智能或超级计算机在理想情况下也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一观点涉及到“量子霸权”和“量子优势”两个概念。“量子霸权”指量子技术能够完成传统计算机难以企及的复杂计算任务;“量子优势”则意味着量子系统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优于传统计算。
图:谷歌、微软、IBM 力挺量子计算,未来芯片能否照进现实?(图源:CNBC)
D-Wave公司及其合作机构的研究成果令人瞩目。今年3月,他们发布的一份突破性报告显示,其退火量子技术实现了“在一个实际且有价值的问题上首次展示全球唯一的量子计算霸权”。该公司在几分钟内完成了对磁性材料的模拟,而使用传统超级计算机完成同样精度的模拟需要近一百万年。D-Wave公司首席执行官Alan Baratz指出,这项技术将推动智能手机和传感器等技术的进步。例如,在医疗领域,该技术有助于提升对人体内部的观察能力,进而改进疾病诊断。此外,Baratz还表示,D-Wave公司的量子计算技术已投入商业应用,万事达卡、日本NTT Docomo等公司以及Patterson Food Group都在利用这项技术优化业务运营。尽管目前D-Wave公司的收入并不高,最新季度销售额仅为190万美元,但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Charina Chou还强调了量子计算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她提到,量子计算有助于深入理解分子内部的变化,为攻克癌症等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在药物研发方面,量子计算的潜力同样巨大。量子系统工程公司TreQ的首席执行官Mandy Birch认为,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分子动力学极为复杂,传统计算方式难以应对。而量子计算能够在进行湿化学实验和临床试验之前,通过计算机模拟数百万次分子动力学实验,大大提高找到有效药物的概率。这不仅会推动制药行业的发展,还将对航空航天和国防等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除了药物研发,量子计算在其他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物流行业的优化就是其中之一。Birch指出,如果联邦快递、联合包裹等物流公司能够通过量子计算节省1%的燃油成本,这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港口物流优化已经开始应用量子计算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量子计算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采用混合计算解决方案,与超级计算机和人工智能计算机协同工作。虽然部分任务可以由量子计算机独立完成,但结合现有的计算基础设施,这种混合模式能更充分地发挥各种计算技术的优势。
尽管量子计算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技术本身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量子比特的稳定性和计算精度;另一方面,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计算效率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