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资讯 > 行业新闻 > 格芯与MIT强强联手,硅光子技术或成半导体行业新引擎
芯达茂广告F 芯达茂广告F

格芯与MIT强强联手,硅光子技术或成半导体行业新引擎

在半导体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创新与合作成为了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25年3月,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格芯(GlobalFoundries)与麻省理工学院(MIT)达成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提升关键半导体技术的性能和效率,而硅光子技术作为首批项目的核心,有望成为推动整个行业变革的新引擎。

一、合作背景:技术与学术的完美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性能、低功耗半导体芯片的需求日益增长。格芯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代工厂之一,拥有先进的制造工艺和丰富的行业经验;而MIT则是世界顶尖的学术研究机构,在微电子、光电子等领域有着深厚的科研实力和创新成果。此次合作,格芯将提供其22纳米FD-SOI工艺(22FDX)平台和硅光子技术,MIT的微系统技术实验室(MTL)将与格芯的研发团队(GF Labs)共同领导研究项目,旨在为AI和其他前沿应用开发创新的半导体解决方案。

二、硅光子技术:数据中心能效的救赎

数据中心作为全球信息存储和处理的核心基础设施,其能耗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全球数据中心的用电量约占总电力消耗的1%左右,并且随着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格芯的硅光子技术通过将光波导、光调制器、光电探测器等光学元件与传统电路集成在单个芯片上,实现了光电子元件与CMOS电路的单片光电集成,不仅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还大幅降低了能耗。相比传统的铜缆连接,硅光子技术可提供高达8倍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时以比传统长距离电互连高5-10倍的功率效率满足更高数据速率的需求,为解决数据中心高能耗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图:格芯与MIT强强联手,硅光子技术或成半导体行业新引擎 

图:格芯与MIT强强联手,硅光子技术或成半导体行业新引擎

三、22FDX工艺:边缘智能设备的低功耗之选

格芯的22FDX工艺是基于22纳米FD-SOI技术的先进半导体技术平台,具有低功耗、高性能和高集成度等显著优势。FD-SOI技术通过在晶体管下添加一层绝缘体(埋氧层),实现了对沟道的更好控制,有效减少了短沟道效应,提升了晶体管性能,并且能够通过调整体偏压来灵活控制晶体管阈值电压,优化功耗和性能。这一工艺平台特别适用于对功耗敏感的边缘智能设备,如物联网传感器、移动终端、自动驾驶系统等,能够为这些设备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和更高效的计算能力。

四、人才培养:为半导体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半导体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据Accenture研究,当前全球半导体行业面临显著的人才缺口,特别是在高端制造和研发领域。格芯与MIT的合作,不仅在技术研发上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培养下一代半导体人才提供了平台。通过结合MIT的世界顶尖研究能力和格芯的行业经验,双方将共同探索行业变革性解决方案,推动半导体技术的持续创新。此外,格芯计划在其位于美国纽约州马耳他的生产基地内部兴建一个先进封装和光子学中心,初期投资规模为5.75亿美元,未来10年还将为该中心的研发工作追加投资1.86亿美元,并预计5年内创造100个新的工作岗位,为美国本土的半导体产业培养和储备人才。

五、行业影响:推动半导体技术的创新与变革

格芯与MIT的合作,标志着半导体行业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一步。通过结合双方的优势,不仅有望在AI基础芯片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还将为行业培养下一代高端人才。在当前全球半导体行业面临技术瓶颈和人才短缺的背景下,这次合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未来,随着硅光子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有望推动整个半导体行业向更高性能、更低功耗、更小尺寸的方向发展,开启一个全新的技术时代。

总之,格芯与MIT的强强联手,是半导体行业的一次重大事件。硅光子技术作为合作的核心,有望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新引擎,为解决数据中心能效问题、满足边缘智能设备的低功耗需求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也将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期待着这次合作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相关新闻推荐

登录

注册

登录
{{codeText}}
登录
{{codeText}}
提交
关 闭
订阅
对比栏
对比 清空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