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江苏昆山——德加能源正式发布其自主研发的“极安”固态电池,并宣布成立固态电池研究院。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德加能源在固态电池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也进一步推动了该领域的产业化进程,为新能源行业提供了更安全、更高效的电池解决方案。
一、技术突破:超共形界面技术引领固态电池革新
德加能源的“极安”固态电池采用独创的超共形界面技术,实现了3分钟内充电至100%的突破性表现,同时在-40℃极寒环境下,容量保持率超过90%。这一突破解决了传统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性能大幅衰减的问题,为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特种装备等领域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源支持。
在安全性方面,该电池表现卓越。在9.8V电池组遭受大型切割机切角测试后,仍不燃不爆,并能持续驱动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正常运行,展现出极高的安全性。这一特性使其在高安全需求领域,如新能源储能系统和高端智能制造装备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德加能源固态电池量产发布仪式
二、产业布局:昆山打造固态电池创新高地
自2022年6月落户江苏昆山以来,德加能源持续加大对新型电池电解质技术的研发投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设备等前沿科技领域。
此次发布会上,昆山工研院与德加能源联合成立固态电池研究院,重点围绕以下四大核心方向展开布局:
- 技术概念验证——推动固态电池材料及结构的基础研究。
- 产业技术工程化——加速技术从实验室阶段向量产工艺转化。
- 成果转移孵化——助力初创企业成长,形成产业生态。
- 产业公共服务——提供测试验证、标准制定等支撑服务。
通过产研结合和政策扶持,昆山正逐步打造国内领先的固态电池产业高地。
图:德加能源首批产品正式交付
三、市场前景:固态电池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固态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更优安全性和更长循环寿命,被业界公认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据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将成为半固态电池量产拐点,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此外,中国固态电池设备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78.1亿元,产业链相关企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机遇。
德加能源本次量产发布,标志着其在固态电池产业链中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竞争力已迈上新台阶,并为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
四、产业生态:集聚效应助推行业发展
近年来,昆山积极布局固态电池产业,已吸引清陶能源、可川电子等超50家行业重点企业落地,形成了完整的固态电池产业链。德加能源的加入,不仅完善了昆山的新能源产业生态,也推动了区域协同发展。
昆山市政府在产业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包括研发补贴、产业基金扶持和供应链整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上下游企业在此集聚,为固态电池的规模化生产和商业化落地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五、未来展望:技术创新驱动能源革命
德加能源“极安”固态电池的量产发布,代表着固态电池技术从实验室研究向大规模生产迈出了关键一步。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优化和生产成本的下降,固态电池有望广泛应用于:
- 新能源汽车——提升续航能力,缩短充电时间,提升冬季低温环境适应性。
- 储能系统——提供更安全、更长寿命的能源存储解决方案,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标。
- 航空航天与高端制造——适应极端环境,为特种设备提供稳定电源。
尽管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仍面临成本控制、量产工艺优化和产业链完善等挑战,但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共同推动下,行业正快速向前发展。德加能源此次的成功量产,为中国固态电池技术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未来,固态电池将成为新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柱,推动全球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德加能源的创新突破,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也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舞台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