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资讯 > 行业新闻 > 从5G到AI,美国对华为的打压进入算力战阶段
芯达茂广告F 芯达茂广告F

从5G到AI,美国对华为的打压进入算力战阶段

2025年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全球任何地区使用华为昇腾(Ascend)系列AI芯片(如910B、910C、910D)都将被视为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规。此举强调即便芯片在美国境外使用,也可能因涉及美国技术而违法。看到这个消息,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小编的第一反应是觉得“无耻”又“搞笑”。美国认为昇腾芯片在研发或制造过程中可能用到了美国技术,因此受到其“长臂管辖”。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撤销了拜登时期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改为更具针对性的限制手段,以阻止中国等国家获取先进AI芯片。这一系列动作,看似针对华为,实则凸显了美国在全球科技博弈中强化“技术遏制”的战略意图。下面,小编就此事也谈一谈自己的观察和看法。

一、历史重演:从5G到AI的围剿策略升级

1. 技术打压模式的延续性  

   美国的此次禁令与2019年对华为5G芯片的封锁如出一辙,均通过法律工具(如《出口管理条例》第736.2(b)(10)条通用禁令)将中国技术纳入“长臂管辖”范围,切断其全球供应链。此前针对5G的实体清单限制如今扩展至AI芯片领域,反映出美国对中国技术突破的路径依赖式遏制逻辑。

2. 从点对点全链条的加码  

   相较于5G时代的单一技术封锁,此次政策更具系统性:不仅针对昇腾芯片本身(如910B/C/D),还将所有符合3A090分类的中国高性能计算芯片纳入打击范围,覆盖设计、制造、使用全环节。这种扩大化管制试图从根本上瓦解中国AI芯片的生态培育能力。

3. 战略目标的递进性  

   5G时代美国意图阻止中国主导通信标准,而AI芯片禁令则瞄准更高维度的技术霸权——通过压制算力供应,阻碍中国在生成式AI、超算等领域的竞争力,进而影响未来全球数字秩序的话语权分配。

图:从5G到AI,美国对华为的打压进入算力战阶段 

图:从5G到AI,美国对华为的打压进入算力战阶段

二、反向广告效应:禁令暴露美国的技术焦虑

1. 性能对标国际顶尖水平  

   昇腾910系列芯片的单卡性能已达到英伟达H100的96%,且通过架构优化(如华为盘古团队开发的MoE模型)实现了超大规模AI训练效率的突破,直接威胁美国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美国的禁令实则为昇腾的技术实力提供了“官方认证”。

2. 生态壁垒的松动  

   华为昇腾的MindSpore框架已适配3000多个AI场景,开源策略吸引全球开发者,逐步打破英伟达CUDA的垄断。美国担忧昇腾生态的崛起,甚至不惜以“全球禁用”这种极端手段延缓其发展,反而凸显了中国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3. 全球市场的认知重构  

   美国禁令的“长臂管辖”属性(如威胁对第三国使用昇腾芯片的企业进行制裁)迫使其他国家重新评估技术依赖风险。华为与DeepSeek合作推出的“开源模型+昇腾硬件”方案,正被中东、东南亚等地区视为替代选项,客观上加速了“去美化”供应链的形成。

三、应对策略:技术突围与制度反制的双重路径

华为的技术应对

1. 产能与工艺突破  

   华为加速推进芯片制造自主化,联合中芯国际等企业攻关7nm工艺,并同时加速构建全产业链的“去美化”和“自主化”,包括芯片的设计、制造、封装等。

2. 架构创新弥补制程短板  

   昇腾920采用“算力积木”架构,通过异构计算互联协议实现多芯片高效协同,以系统级优化弥补单一芯片制程劣势,性能密度提升至国际同类产品的1.5倍。

3. 生态闭环建设  

   联合中国AI企业(如云天励飞、寒武纪)构建“芯片-框架-应用”全链条适配,并通过与中东、东盟的算力合作项目扩大应用场景,形成区域性技术标准。

国家层面的制度反制

1. 法律与外交博弈  

   中国外交部已多次批评美国将科技问题政治化,并可能通过WTO诉讼、反制裁立法(如《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进行回应。同时推动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如华为提出的异构计算互联协议已获67国支持。

2. 产业政策扶持  

   国家大基金三期重点投入AI芯片研发,地方政府(如上海、广东)设立专项补贴鼓励国产芯片采购,并通过税收优惠引导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优先采用昇腾方案。

3. 国际合作突围  

   深化与中东、俄罗斯的算力合作(如沙特40%AI订单转向昇腾),在RCEP框架下推动东南亚半导体产业链共建,形成“技术-市场-资源”的闭环协作网络。

四、未来趋势:封锁与反制的动态博弈

1. 短期阵痛与长期机遇  

   禁令短期内可能迫使部分依赖海外业务的中国企业(如字节跳动)转向英伟达阉割版芯片,但同时也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寒武纪、壁仞等厂商的市场份额已从2022年的12%跃升至2025年的38%,替代成本下降60%。

2. 全球产业链的重构  

   美国试图通过“技术隔离带”(如允许向沙特出口英伟达芯片而禁止中国)维持霸权,但华为昇腾的订单暴增和东南亚建厂计划表明,封锁反而激活了多元化供应链的构建。

3. 技术冷战的风险与反思  

   比尔·盖茨曾警告“技术封锁是自我挫败”,美国设备制造商因失去中国市场已损失超50亿美元营收,而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的低成本优势(较国际价格低30%)正在重塑全球竞争格局。这场博弈或将验证:开放生态的包容性终将胜过封闭体系的强制性。

总而言之,美国此举必将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各位看官,你怎么看呢?

相关新闻推荐

登录

注册

登录
{{codeText}}
登录
{{codeText}}
提交
关 闭
订阅
对比栏
对比 清空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