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4日,韩国京畿道华城市的Aricell锂电池工厂发生严重火灾,造成至少22人遇难,其中包括19名中国公民。火灾发生时,工厂内可能存有至少3.5万块锂电池,部分电池发生爆炸,增加了灭火难度。
据新京报报道,在涉事电池厂工作的员工接受采访时提到,厂里共有100多名工人,多是来自中国东北的朝鲜族女性,年纪多在30岁到40岁之间。遇难者大多来自电池厂的3栋2层,“(那里)以包装、焊接电池的车间为主。”
图:韩国锂电池厂火灾事件,19名中国同胞遇难
应急响应与国际合作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迅速响应,确认了遇难中国公民人数,并与韩国外交部和警方保持密切沟通,协调善后工作。韩国总理和总统均对事件表示重视,韩国总理亲自前往现场视察,并指示与中国使馆及相关伤亡人员家属及时沟通。
锂电池火灾特性分析
锂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便携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同时也伴随着安全风险。锂电池火灾主要由热失控现象引起,一旦发生,难以用常规灭火方法扑灭。热失控可能由电池内部缺陷或外部撞击引起,导致正负极接触而过热。
据S-Connect官网显示,Aricell所生产的锂亚硫酰氯电池,目前应用于AMR/AMI领域、RFID、医疗设备、军事装备、各种工业产品等行业。
Aricell公司在锂亚硫酰氯电池这一细分市场中占据着领头羊的位置,拥有一个庞大的经销商和代理网络。尽管如此,锂亚硫酰氯电池并不是一种大众化的电池产品。据行业专家透露,普通消费者很少接触到这类电池,它们主要服务于一些特殊领域,如军事、航天、医疗和海洋探索等,这些领域对电池的长寿命和耐受极端温度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图:Aricell公司在锂亚硫酰氯电池这一细分市场中占据着领头羊的位置
与目前市场上广受欢迎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相比,锂亚硫酰氯电池的市场规模和知名度要小得多。据储能电池行业的另一位专家介绍,这种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而著称,通常用于智能水表、烟雾探测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它们是一次性使用的,不能充电重复使用。
由于锂亚硫酰氯电池的能量密度较高,如果使用和存储不当,可能会带来较高的安全风险。与磷酸铁锂电池相比,锂亚硫酰氯电池在生产、使用和存储方面的安全标准和控制措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安全管理的难度也更大。
所有类型的锂电池一旦发生火灾,都不容易用传统的灭火方法扑灭,因为锂元素非常活跃,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剧烈反应。因此,对于这类电池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措施需要特别谨慎和专业。
总的来说,虽然锂亚硫酰氯电池在特定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且安全管理要求更为严格。
事故原因与预防措施
目前,初步调查显示锂电池快速起火可能是引发工厂火灾的原因。为预防类似事故,需要从提高电池一致性、加强电池管理系统(BMS)功能、优化电池内部结构设计等方面入手。此外,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安全规程,如定期检查电池状态、避免过充和外部撞击,也是必要的。
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
涉事工厂员工表示,尽管工厂以生产军用锂电池为主,但员工并未接受过充分的消防培训。这一情况凸显了安全培训的重要性。企业应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政策与法规的完善
锂电池储能行业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相对滞后,需要有关部门加紧研究和制定更为严格的安全标准。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促进行业安全、健康、快速发展。
总结
韩国锂电池厂火灾是一个悲剧,它提醒我们锂电池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风险。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提升安全意识、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可以有效降低类似事件的发生。国际间的紧密合作和迅速响应,对于处理跨国危机至关重要,也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