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7日,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在吉林省长春市发布了国内首个内置式转向架产品。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我国在高铁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制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也为未来高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将从技术细节、经济影响、环保效益和未来展望等方面,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评论。
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的走行系统,是高速动车组的核心部件之一。传统的外置式转向架将轴箱体、构架、一系悬挂等部件设计在车轮外侧,而中车长客此次发布的内置式转向架则将这些部件移动到车轮内侧。这种设计不仅减小了体积,还带来了多项技术优势。
1. 减重与节能:内置式转向架比外置式转向架体积减小约25%,重量减轻20%,从而使得车辆运行能耗减少15%。这一数据意味着在相同运行条件下,动车组的能耗将显著降低,运营成本也随之减少。
2. 降低磨耗与噪声:内置式转向架的轮轨磨耗降低约30%,轮轨噪声降低2分贝左右。这不仅提升了动车组的使用寿命,还改善了乘客的乘坐体验。例如,轮轨磨耗的降低将减少动车组的维护次数和成本,从而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维护成本。
3. 维护成本降低:全生命周期内线路和转向架的维护成本降低15%。这一经济效益不仅对运营商有利,也为乘客提供了更经济的出行选择。
图:中车长客发布国内首个内置式转向架
中车长客的内置式转向架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其经济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通过减少能耗和降低维护成本,动车组的运营成本将显著降低。这对于高铁运营商来说,意味着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内置式转向架的轻量化设计和节能特性,使得动车组在运行过程中更加经济环保,符合当前全球节能减排的趋势。
以CRH380B型动车组为例,其能耗约为每公里0.4千瓦时。内置式转向架的能耗减少15%,意味着每公里能耗将降低至约0.34千瓦时。这对于长距离运行的动车组来说,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环保效益是中车长客内置式转向架的另一大亮点。通过减少能耗和降低轮轨磨耗,动车组在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将显著降低。具体来说,能耗的减少意味着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更低的碳排放,这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轮轨磨耗的降低也减少了材料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中车长客的内置式转向架不仅在国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国际市场潜力同样不容忽视。周殿买表示,研制这款转向架的目的是想进入国际市场,未来将形成包括350km/h、300 km/h、250km/h、200km/h,甚至到160整个系列的产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高铁的国际竞争力,也为“一带一路”高铁产品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此外,内置式转向架的多项技术创新,如复合材料板弹簧技术和油气悬挂技术,为未来高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进一步提升高铁的运行速度、稳定性和舒适性,推动高铁技术的不断进步。
中车长客发布的内置式转向架不仅是我国高铁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全球高铁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其在技术细节、经济影响、环保效益和未来展望等方面的表现,都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力和价值。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不断拓展,内置式转向架有望在未来的高铁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我国高铁技术走向更高的水平。
通过这一技术革新,中车长客不仅展示了其在高铁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全球高铁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内置式转向架的成功研制和应用,将为高铁技术的绿色、节能和高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