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初,中国大陆通用显示器市场迎来了显著的出口增长。根据洛图科技(RUNTO)发布的最新数据,前两个月的总出口量达到了1489万台,同比大幅增长了20.7%,出口额也实现了31.9%的同比增长,达到了119亿元人民币。这一连续七个月的增长势头,显示出中国显示器制造业的强劲发展动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西欧地区已超过北美,成为中国大陆通用显示器出口的最大市场。在2024年的头两个月,对西欧地区的出口量同比增长了41%,达到了439万台,出口额约为42亿元,同比激增60%。这一变化标志着中国大陆显示器制造商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
图:2023-2024年中国大陆通用显示器出口市场月度规模(数据来源:洛图科技)
全球显示器市场的竞争格局复杂多变,涉及多个厂商和多种显示技术。市场主要厂商包括三星、LG、京东方、友达、群创光电、深天马和华星光电等,它们在不同的显示技术和市场细分领域中占据领先地位。三星和LG在OLED技术方面领先,而京东方则在LCD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技术发展趋势显示,尽管LCD仍然是主流,但OLED技术正逐渐渗透市场,特别是在小尺寸和高端应用领域。Micro-LED技术虽尚未成熟,但其巨大潜力使其有望成为未来市场的新焦点。
从地区分布来看,亚太地区在全球显示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中国、韩国和日本。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面板生产制造基地和研发应用地区,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智能手机市场。北美和欧洲市场也在全球显示器市场中占有重要份额。
全球显示器市场规模在2022年约为1552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技术进步、消费者对高分辨率和高质量显示的需求增加,以及新兴应用领域的扩展。
显示器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厂商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为了保持竞争力,厂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出新产品,并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技术。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新的市场参与者可能会进入市场,改变现有的竞争格局。
政府政策和产业链的发展也对显示器市场格局产生影响。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新型显示行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链的完善和集聚发展态势的形成。上游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的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能力也对显示器市场产生影响。
总体而言,全球显示器市场格局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塑造的,包括主要厂商的竞争和合作、技术发展趋势、地区分布、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政策支持以及产业链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全球显示器市场格局将继续演变,中国大陆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其在全球显示器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