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资讯 > 行业新闻 > 中美AI差距仅0.3%!黄仁勋眼中的华为:全球最强之一!
芯达茂广告F 芯达茂广告F

中美AI差距仅0.3%!黄仁勋眼中的华为:全球最强之一!

这两天,英伟达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一番言论又在科技界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他在出席美国国会活动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中美在人工智能(AI)发展领域的水平非常接近,差距仅0.3%,并称华为是全球最强科技公司之一。这一观点不仅凸显了中国在AI领域的迅猛发展势头,也为全球AI竞争格局增添了新的看点。

一、黄仁勋为何如此高度评价华为?

黄仁勋对华为的赞誉绝非偶然。从技术层面来看,华为在计算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能力等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拥有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所有必要能力。以华为的昇腾910B芯片为例,其算力可达320 TFLOPS(FP16),通过达芬奇架构的张量并行优化,实际训练效率可达英伟达H100的60%-70%。在全球AI框架下载量中,华为的MindSpore占比已超15%,尤其在科研领域,其自动微分、动态图执行等特性深受好评,下载量占比更是高达35%。此外,华为云AI服务覆盖10大行业,昇腾社区开发者突破180万,形成了“政产学研用”的闭环生态。这些实实在在的技术成果和数据,有力地支撑了黄仁勋对华为的高度评价。

华为在AI领域的崛起,离不开其长期以来对研发的高度重视和巨大投入。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华为研发投入为2337亿元人民币,占销售收入的26.4%,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如此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为华为在AI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方面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图:黄仁勋称华为是全球最强科技公司之一 

图:黄仁勋称华为是全球最强科技公司之一

二、中美AI发展水平究竟有多接近?

黄仁勋指出中美在AI发展领域的水平非常接近,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诸多数据和事实的支撑。从科研人才方面来看,全球一半的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人员都是中国人,美国所有AI实验室均有大量中国研究人员参与。美国保尔森基金会旗下智库Macro Polo的研究表明,全球顶尖AI研究人员中,有47%本科毕业于中国高校,这一比例远超美国的18%。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在AI论文数量和高引用率论文方面位居全球前列。在技术应用层面,中国在推荐算法(如TikTok)、多模态大模型(如DeepSeek)、AI+制造(如工业视觉检测)等领域已实现局部领先。斯坦福大学2025年报告显示,中美顶级AI模型的性能差距从2023年的17.5%大幅缩小至0.3%。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中国在AI领域的发展速度之快、进步之显著,已经与美国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态势。

然而,尽管中国在AI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美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异。在AI芯片市场,英伟达的A100/H100芯片仍占据数据中心80%的市场份额,美国整体也占据全球AI算力的60%以上。美国在AI芯片架构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这使得其在AI硬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追赶步伐正在加快,中美AI差距的快速缩小,预示着全球AI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图:黄仁勋认为中美AI差距很小 

图:黄仁勋认为中美AI差距很小

三、黄仁勋言论背后的战略考量

黄仁勋的言论不仅反映了他对当前AI竞争格局的观察,也蕴含着英伟达的商业与战略考量。一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具规模的消费市场之一,也是英伟达的重要市场。黄仁勋曾表示,作为深耕中国市场三十载的企业,英伟达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相互成就。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推动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而与中国企业的深度合作,也使其成长为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因此,黄仁勋强调中美AI水平接近以及华为的强大,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英伟达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寻求合理性与支持,希望借此进一步巩固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拓展业务空间。

另一方面,在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美国政府对向中国出口AI技术和芯片实施了一系列限制措施,这对英伟达的业务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黄仁勋希望政府改变限制将人工智能技术从美国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区的规定,以便于美国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未来的机遇。他的言论旨在呼吁美国政府重新审视相关出口管制政策,避免过度限制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同时也体现出英伟达在AI全球竞争中寻求更大发展空间的诉求,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实现自身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四、AI竞争:持久战中的合作与博弈

黄仁勋强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是一场“持久战”,无法速胜,这一观点揭示了AI竞争的本质。AI技术的发展涉及到众多复杂的因素,包括科研投入、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应用、政策支持等,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持续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中美两国的企业和科研机构都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尽管中美在AI领域存在竞争关系,但也并非完全对立,仍有合作的空间和可能性。例如,双方可以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然而,由于AI技术所蕴含的巨大战略价值和商业利益,两国之间在该领域的博弈也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存在。美国在AI芯片等硬件领域占据优势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中国企业则在不断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努力突破技术瓶颈,同时在AI应用场景和市场拓展方面发挥自身优势,与美国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态势。

五、结语

英伟达黄仁勋称中美AI差距仅0.3%,并认为华为是全球最强科技公司之一,这一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全球AI竞争格局和科技发展态势的重要视角。华为的强劲实力彰显了中国在AI领域的崛起之势,而中美两国在AI发展上的差距缩小也反映了全球科技格局的深刻变化。在未来的AI竞争中,各国企业和机构需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在竞争中不断学习和进步,共同推动AI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我们也应看到,AI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和商业的竞争,还涉及到社会、伦理、法律等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全球共同努力,以确保AI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在半导体行业,这一观点和趋势尤为值得关注。作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企业,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的布局和发展对整个行业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而华为作为中国科技企业的代表,其在AI领域的崛起也为国内半导体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随着中美在AI领域的竞争与合作不断深入,全球半导体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成果的涌现,推动整个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相关新闻推荐

登录

注册

登录
{{codeText}}
登录
{{codeText}}
提交
关 闭
订阅
对比栏
对比 清空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