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芯作为能量存储的关键部件,在现代能源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反应,以常见的锂离子电池电芯为例,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出,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同时电子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实现电能到化学能的转化存储;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出,经电解质回到正极,电子则从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为外部设备供电,完成化学能到电能的转换。这一可逆的电化学反应过程,使得储能电芯能够高效地存储和释放能量,为新能源电力的稳定供应提供保障。
近日,中国能建投资公司中能瑞新自研自产 314Ah 高性能储能电芯成功交付,将应用于宁夏中能建投沙坡头区牧光储一体化(一期)项目。这标志着中国能建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取得突破,也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当下,储能电芯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攀升,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储能作为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波动性问题的关键手段,市场需求迅猛增长。在技术层面,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的储能电芯成为研发重点与发展方向,各大企业与科研机构纷纷加大投入,推动技术革新。从市场格局来看,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产能与品牌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竞争愈发激烈的同时,也加速了技术的普及与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沙坡头区一体化项目为宁夏地区新能源领域的重点项目,装机容量 400MW,配套 220MW/880MWh 的储能系统。当地气候环境恶劣,对储能电芯循环性能、适应性能、运行温度要求极高,需满足在-30℃至 55℃的稳定运行。
图:中国能建投资公司自研自产314Ah高性能储能电芯成功交付(图源:中国电力网)
面对严苛要求,中能瑞新发挥在储能电芯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为项目提供核心储能支持。在提升电芯循环性能方面,中能瑞新实现宽温域电解液技术、界面自修复技术、刚性 SEI 膜技术以及多功能预锂剂技术的综合应用,显著提升了 314Ah 产品在宽温域环境下的循环性能,确保电芯在复杂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运行。
在安全方面,中能瑞新通过耐高温隔膜和安全电解液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提高了电池的本征安全性能;超长寿命、高灵敏度防爆阀技术的使用,实现了电池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精准泄压,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PFA 耐宽温密封圈的设计,则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确保电池在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为确保项目能够高质量生产交付,中能瑞新新增了二十余项异物管控措施,提高了入壳后缝隙标准、超声波焊接外观标准、分容温度标准等多项生产标准,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质量。
一直以来,中国能建积极布局储能产业,通过旗下中能瑞新,在电芯研发制造领域不断发力。此次 314Ah 高性能储能电芯的成功交付,是其产业布局的重要成果体现。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中国能建有望在储能领域持续拓展,为更多新能源项目提供关键技术支持,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