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半导体成为支撑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核心基石。2025年6月1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VivaTech大会上提出雄心勃勃的计划:法国必须具备生产全球最先进2至10纳米芯片的能力,以实现技术主权,强化欧洲在全球科技供应链中的战略地位。这一目标的提出,既是法国对国家竞争力的重新定位,也标志着欧洲在全球半导体格局中寻求突破的关键转折点。
一、法国半导体产业的基础与现状
尽管法国在先进制程方面尚未形成全球领先优势,但其半导体产业基础并不薄弱。在特定工艺节点和垂直应用领域,法国已构建起一定的技术壁垒和产业集群。
以格勒诺布尔为核心的“硅谷”区域,聚集了CEA-Leti、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Soitec等关键机构。其中,CEA-Leti长期专注于新型工艺平台的研发,其FD-SOI技术(完全耗尽型绝缘体上硅)已成功商业化,并被格芯(GlobalFoundries)和意法用于低功耗芯片的18nm制程中,为汽车电子、物联网等市场提供关键支持。
在政策层面,法国政府推出的“France 2030”战略将半导体列为七大颠覆性创新领域之一。该计划中共计55亿欧元将专项投入半导体项目,其中29亿欧元已用于支持意法半导体与格芯合作建设位于克罗勒(Crolles)的晶圆厂,项目总投资达75亿欧元,预计2028年满产后年产能可达62万片18nm晶圆,面向汽车、工业及通信等关键领域。
然而,法国当前在先进制程(7nm及以下)领域仍然处于空白状态,欧洲整体的先进制程产能占全球比例不到2%,远落后于亚洲。
图:2nm之战:法国能否在全球半导体竞争中弯道超车?台积电三星是关键
二、台积电与三星:先进制程的“护城河”
台积电与三星电子是当前全球唯一具备2nm工艺量产计划的晶圆代工厂,掌握着先进制程的“命门”。
台积电在3nm(N3E)节点上已实现量产,并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大规模投产2nm(N2)工艺。其N2制程将首次采用全环绕栅极(GAA)纳米片晶体管架构,相较于N3E,N2在相同功耗下可实现10%-15%的性能提升,或在同等性能下降低25%-30%的功耗。后续节点N2P与A16更将引入背面供电技术(BSPDN),为高性能计算(HPC)提供更高晶体管密度和更优热管理性能。
三星同样在推进GAA架构。虽然其3nm工艺良率仍低于台积电,但其2nm开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三星2nm芯片良率已从年初的约30%提升至接近50%,预计下半年将启动小规模量产,以锁定更多AI与移动计算客户。
台积电与三星的持续技术迭代,不仅筑起技术壁垒,也对全球各国的“自主造芯”计划提出更高挑战。
三、法国吸引台积电、三星设厂的机会与挑战
为了降低对亚洲供应链的依赖,台积电与三星近年来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前者已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日本熊本和德国德累斯顿设立或计划设立工厂,后者则在美国德州奥斯汀扩建晶圆厂。对于法国而言,这为其引入顶尖代工企业提供了契机,但也面临四大关键挑战:
1. 补贴政策与成本结构
先进晶圆厂动辄投资数十亿欧元。以英特尔德国马格德堡项目为例,其初期投资约300亿欧元,德国政府提供高达98亿欧元的补贴。法国若希望吸引台积电或三星,必须制定具有竞争力的财政激励方案,同时优化电力、税收、用地等配套条件,降低企业设厂的总拥有成本(TCO)。
2. 先进制程技术生态薄弱
目前,法国在GAA等关键先进工艺节点缺乏底层技术积累,设备、材料、EDA工具等环节相对空白,整体产业链配套不完善。法国需加大对核心研发机构如CEA-Leti、Soitec等的投入,构建面向先进制程的国产设备与材料体系,形成闭环式创新生态。
3. 市场需求尚未成型
与美国、亚洲相比,法国国内对高性能芯片的市场需求有限,主要集中于汽车、工业和IoT领域。AI、HPC等驱动先进制程发展的核心场景尚未形成规模化应用。政府需通过公共采购、扶持本土AI企业、建设数据中心等方式创造应用场景,推动供需共振。
4. 高技能人才短缺
根据法国全国工程师协会(IESF)发布的数据,法国每年工程技术人才缺口超过2000人,且高级工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等关键岗位人才稀缺。引进先进制程企业将进一步加剧人才压力。法国应加强STEM教育体系、引进国际人才,并加快本土人才培训机制建设。
四、法国计划对欧洲及全球产业格局的潜在影响
若法国成功引进台积电或三星设厂,并逐步形成2nm-10nm工艺能力,其战略意义将远超经济收益。首先,这将打破当前欧洲在先进制程方面的“空心化”现状,提升其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战略权重。
其次,法国的崛起有望带动整个欧洲半导体生态升级,吸引设备、材料、封装、EDA 等相关企业集聚,形成从设计到制造的完整生态。对欧盟整体“芯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提出的到2030年全球产能份额达20%的目标,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更重要的是,这将改变当前“美亚主导、欧为辅”的全球产业格局,增强欧盟科技战略自主性,特别是在地缘政治冲突频发、供应链安全风险上升的背景下。
结语:巴黎能否成为“下一站熊本”?
法国在全球半导体版图中寻求“弯道超车”的企图心前所未有,但成败关键仍取决于是否能引进真正掌握2nm制程的玩家——台积电或三星,以及是否能解决技术生态、资金成本、人才供给等现实难题。
台积电在德国落子的案例表明,欧洲并非没有吸引力,而是必须满足“产能换市场、补贴换技术”的全球规则。法国能否在这场先进制程的国际博弈中脱颖而出,不仅关系本国工业命运,也将深刻影响整个欧洲科技战略的未来路径。
这场“芯片保卫战”,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