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资讯 > 行业新闻 > 2025年Q1全球半导体行业:季节性特征与关税不确定性下的潜在变局
芯达茂广告F 芯达茂广告F

2025年Q1全球半导体行业:季节性特征与关税不确定性下的潜在变局

一、行业开局:延续季节性规律,AI驱动结构性增长

根据SEMI与TechInsights联合发布的《2025年Q1半导体制造监测报告》,全球半导体行业在2025年一季度呈现典型季节性特征,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供应链策略调整,为全年行业走势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从市场需求端看,电子设备销售额环比下降16%,同比持平,符合历年一季度淡季规律。集成电路(IC)销售虽环比微降2%,但同比大幅增长23%,凸显人工智能(AI)与高性能计算(HPC)基础设施投资的持续火热。这一数据印证了行业向算力密集型应用的转型趋势,AI芯片、数据中心服务器等核心领域成为增长引擎。

二、资本支出:内存与先进制程引领投资热潮

在资本支出(CapEx)层面,行业整体环比下降7%,但同比激增27%,显示企业长期技术布局的决心。其中,内存相关支出同比飙升57%,高带宽内存(HBM)因AI服务器需求爆发成为投资焦点;非内存领域支出亦同比增长15%,先进逻辑制程(如3nm以下节点)和先进封装技术的投入持续加码。这一结构性差异反映出,行业正通过“内存扩容”与“逻辑升级”双轨并行,应对AI带来的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长。

晶圆厂设备(WFE)支出成为亮点,一季度同比增长19%,预计二季度再增12%。测试设备账单同比激增56%,二季度预期增长53%,凸显AI芯片与HBM等高复杂度器件对检测环节的严苛要求。封装设备亦实现两位数增长,高密度集成技术(如2.5D/3D封装)因提升芯片性能与良率,成为供应链竞争的新战场。

图:2025年Q1全球半导体行业:季节性特征与关税不确定性下的潜在变局

图:2025年Q1全球半导体行业:季节性特征与关税不确定性下的潜在变局

三、产能扩张:中国领跑全球,区域格局动态调整

全球晶圆厂产能持续攀升,一季度达到季度4250万片(等效300mm晶圆),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7%。中国仍是产能扩张的主要驱动力,但增速预计在未来季度趋缓。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与中国台湾地区成为季度产能增长最快的区域:日本受功率半导体投资拉动(如电动车IGBT需求),台湾则因某头部代工厂先进制程产线爬坡,凸显区域产业特色与供应链战略分化。

四、风险隐现:关税阴云下的行业“推拉博弈”

尽管一季度未直接受新关税政策冲击,SEMI市场情报高级总监Clark Tseng指出,全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已引发企业策略分化:部分厂商加速出货以规避潜在成本上升,另一些则暂缓投资等待政策明朗。这种“推拉效应”可能打破传统季节性规律,导致下半年需求波动加剧。TechInsights市场分析总监Boris Metodiev进一步警告,地缘政治风险(如出口管制、关税壁垒)可能威胁设备投资的增长势头,尤其是依赖跨国供应链的先进制程领域。

五、未来展望:AI照亮前景,非典型季节性成新常态

展望2025年,行业需在AI算力需求与贸易政策风险之间寻找平衡。AI与数据中心相关技术将继续支撑行业增长,但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传统领域可能因关税扰动出现需求延迟或区域转移。SEMI强调,企业供应链韧性建设(如多元化产能布局、本地供应链培育)将成为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

结语:在变革中寻找确定性

从2025年第一季度来看,可以得出半导体行业处在传统淡季与新兴需求相互拉扯的特殊时期。一方面,AI和先进制造技术带来的增长机会清晰可见;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调整带来的挑战也让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布局策略。对行业参与者和投资者来说,眼下既要抓住HBM、先进封装、功率器件等细分领域的机会,也要随时留意政策变化,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找到稳健发展的路径。

相关新闻推荐

登录

注册

登录
{{codeText}}
登录
{{codeText}}
提交
关 闭
订阅
对比栏
对比 清空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