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资讯 > 行业新闻 > 200Ah+10000次循环!比亚迪硬核钠电池能否撼动宁德时代王位?
芯达茂广告F 芯达茂广告F

200Ah+10000次循环!比亚迪硬核钠电池能否撼动宁德时代王位?

2025年3月底,比亚迪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其钠离子电池电芯容量达200Ah、循环寿命超过10000次,在安全性、功率性、高低温稳定性等多方面表现优于现有锂电池。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也将行业的目光再次聚焦于“钠电”这条正在加速商业化的新赛道。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在电池领域的王者之争,又是否会因钠电的到来而发生变化呢?接下来,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小编将为您从多方位来解读。

图:200Ah+10000次循环!比亚迪硬核钠电池能否撼动宁德时代王位?

图:200Ah+10000次循环!比亚迪硬核钠电池能否撼动宁德时代王位?

一、钠电技术破局:比亚迪迈出决定性一步

比亚迪此次披露的200Ah、10000次循环性能,是目前公开资料中全球钠离子电池技术的顶级水平。相比之下,主流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大多集中在1000~3000次之间,极少突破5000次。

 图1:钠离子电池 vs 锂电池关键性能对比(单位:Wh/kg、次、℃)

图1:钠离子电池 vs 锂电池关键性能对比(单位:Wh/kg、次、℃)

在高低温适应性方面,比亚迪钠电池具备极寒(-40℃)和高温(80℃)下的稳定性能,填补了锂电池在恶劣环境下存在的续航和安全短板。

此外,在系统集成方面,比亚迪已完成MWh级钠电储能系统的部署应用。相关产品由旗下弗迪电池主导研发,自2022年以来持续推动钠电规模化落地。包括与钠创新能源、淮海控股等合作项目,以及2024年备案的“深圳市钠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表明比亚迪已完成从实验室验证、产业协同到示范落地的完整闭环。

二、资源优势叠加成本结构,钠电成储能首选

锂资源的开采与加工成本逐年上涨,使得寻找更具性价比的替代技术成为行业共识。而钠资源广泛分布、供应充足,是钠离子电池的天然优势。

 图2:比亚迪钠电产业链闭环布局图

图2:比亚迪钠电产业链闭环布局图

得益于高性价比的材料选择与工艺优化,比亚迪的钠电成本已降至同规格锂电池的60%~70%。这使其尤其适用于对成本敏感但容量需求高的大规模储能系统A0级及以下电动车市场。

三、产业加速:谁能在钠电风口起飞?

根据中研普华数据,截至2025年一季度,中国钠离子电池产业投资总额已超过200亿元,规划总产能约80GWh,占全球新增产能的75%。

 图3:主流厂商钠电技术路线与进度对比

图3:主流厂商钠电技术路线与进度对比

比亚迪提出将在2026年前将钠电产能提升至100GWh,足以支撑200万辆A0/A00级新能源车整车配套。相比之下,宁德时代目前仍以锂电为主,钠电尚处于示范阶段。

四、从风场到海岛:钠电示范效应逐步显现

比亚迪钠电池系统目前已在内蒙古、浙江等地实际运行。例如,内蒙古某风电项目中,通过钠储系统优化调度,弃风率从行业平均的6.8%下降至1.2%,系统年利用小时数提升至2800小时。

在浙江海岛项目中,比亚迪部署的“风电+钠储”微电网系统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系统收益通过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获得,覆盖设备折旧并产生正现金流,初步验证了商业可行性。

 图4:钠电池适用场景矩阵

图4:钠电池适用场景矩阵

五、竞争者的焦虑:宁德时代能否追赶?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的老大,其钠电进展仍处于“预研+小批量”阶段。2021年其首款钠电池发布时宣称能量密度为160Wh/kg,2023年宣布第二代提升至200Wh/kg,计划2025年搭载到两轮电动车上。

但在储能市场和中低端车市场,比亚迪凭借系统集成能力与制造规模已显现出“先发红利”。

图5:全球钠电池投资地区分布(2023Q4)

 

图5:全球钠电池投资地区分布(2023Q4)

六、结语:钠电池将改写产业格局吗?

虽然钠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仍不及锂电,但在成本、安全性、资源保障与使用寿命上的优势,使其在储能和中端市场正成为最具可行性的替代方案之一。

比亚迪此次公布的技术成果,不仅重塑了钠电的市场信心,更有可能对宁德时代等锂电巨头形成结构性挑战。在全球新能源转型的浪潮中,钠电池有望成为“第二条技术路径”。

相关新闻推荐

登录

注册

登录
{{codeText}}
登录
{{codeText}}
提交
关 闭
订阅
对比栏
对比 清空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