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资讯 > 行业新闻 > 国产化率100%:中国首台自研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发电
芯达茂广告F 芯达茂广告F

国产化率100%:中国首台自研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发电

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的大潮中,中国风电产业再次证明了其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东方电气集团研发的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以其100%的国产化率,不仅刷新了世界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的记录,更标志着中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重大突破。

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成功并网,是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骄傲,也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生动体现。该机组采用的自主研发技术,包括大厚度、钝尾缘的高性能翼型叶片,以及自适应降载技术,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风能转换效率,也确保了机组在极端海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图:中国首台自研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发电

图:中国首台自研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发电

具体到发电量,以7200万千瓦时的年均发电量计算,18兆瓦机组的单机发电量相当于传统5兆瓦机组的三倍多。这样的提升,直接降低了单位能量的建设成本,使得海上风电更具市场竞争力。同时,减少了风场的机位数量需求,进一步降低了基础建设、征海、安装等成本,提高了风电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

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投产,将大幅减少风电场的总体投资成本。以每户家庭年均用电量2000千瓦时计算,单台机组的年发电量可以满足约4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对中国海上风电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有力推动。

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采用了第三代全集成传动链,通过多系统强耦合设计方法,有效降低了机舱重量与尺寸,提高了运输与吊装的友好性。这些技术细节的实现,不仅提升了机组的性能,也为海上风电的安装和维护提供了便利。

这一技术突破对整个风电产业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深远影响。它推动了风电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强了中国在全球风电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应用有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对抗全球气候变化。

综上所述,中国首台自研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成功并网发电,是中国风电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在风电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为全球风电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海上风电有望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相关新闻推荐

登录

注册

登录
{{codeText}}
登录
{{codeText}}
提交
关 闭
订阅
对比栏
对比 清空对比栏